[发明专利]一种可见和近红外高透射率电极及其制备方法和一种有机发光器件有效
| 申请号: | 202111301405.5 | 申请日: | 2021-11-04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015919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16 |
| 发明(设计)人: | 谢文法;龙腾;张乐天;刘士浩 | 申请(专利权)人: | 吉林大学 |
| 主分类号: | C22C23/00 | 分类号: | C22C23/00;C23C14/06;C23C14/12;C23C14/18;C23C14/24;C23C14/54;H01L51/52;H01L51/56 |
| 代理公司: | 北京睿智保诚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732 | 代理人: | 周新楣 |
| 地址: | 130012 吉***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可见 红外 透射率 电极 及其 制备 方法 有机 发光 器件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见和近红外高透射率电极及其制备方法和一种有机发光器件,属于有机电致发光技术领域。本发明使用真空热蒸镀的方法,通过在金属镁中掺杂不活泼的金属铋,形成金属合金,改善电极的稳定性,增强电极与有机功能层的附着力,改善界面特性,提高有机发光器件性能,解决有机发光显示屏使用红外指纹解锁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所得到的导电电极应用在有机发光器件中,在可见和近红外区具有较高的透射率,并且制备工艺简单,重复性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有机电致发光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见和近红外高透射率电极及其制备方法和一种有机发光器件。
背景技术
有机发光器件(OLED)被视为显示和照明应用中最有前途的技术之一。由于顶发射OLED(TEOLED)所发出的光是从器件的顶部出射,不受器件底部驱动背板的影响从而能有效提高开口率,有利于器件与底部驱动电路的集成。同时顶发射器件还具有提高器件效率、窄化光谱和提高色纯度等诸多方面的优点,因此,目前广泛应用于手机屏幕的OLED面板通常都采用顶发射OLED。对于顶发射OLED,半透明阴极的结构和组成及其制备技术在器件的最终性能中起着重要作用。目前半透明阴极材料的选择有两种,一种是透明导电氧化物,另一种是金属合金。
透明导电氧化物通常使用磁控溅射法制的,在此过程中产生的高能粒子会破坏下方的有机层,从而对器件造成损伤。金属电极可以用热蒸发技术制备,几乎可以完全避免损坏下面的有机层,且与有机功能层的制备工艺完全兼容,因此,目前产线上的顶发射OLED常用镁银合金电极,不仅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合适的功函数和较好的稳定性,而且通过增加合适厚度的光取出层,还可以在可见光区获得较高的透射率。但是,由于银的透射率随着波长的增大而降低,所以镁银合金的透过率在长波长范围内较低,这限制了红外屏下指纹解锁技术在OLED面板上的应用。
因此,如何提供一种工艺兼容的方法制备可见和近红外高透射率的电极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可见和近红外具有高透射率的电极,应用于OLED屏,解决OLED屏幕使用红外指纹解锁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高电流效率的有机发光器件。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见和近红外高透射率电极,所述电极包含金属镁和金属铋;
所述金属镁和金属铋的重量比为10~20:1。
进一步的,所述可见和近红外高透射率电极的厚度为10~30nm。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见和近红外高透射率电极的制备方法,包含以下步骤:
采用真空热蒸镀法将金属镁和金属铋同时蒸镀到同一衬底上,即得到可见和近红外高透射率电极。
进一步的,真空热蒸镀金属镁的条件为:真空度2×10-4~8×10-4Pa,蒸镀速率为
进一步的,真空热蒸镀金属铋的条件为:真空度2×10-4~8×10-4Pa,蒸镀速率为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有机发光器件的制备方法,所述有机发光器件的阴极为可见和近红外高透射率电极;
所述有机发光器件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金属铝蒸镀到衬底上得到阳极层;
将氧化钼蒸镀到阳极层上得到阳极修饰层;
采用真空热蒸镀法将有机物蒸镀到阳极修饰层上,得到有机物层;
将氟化锂蒸镀到有机物层上,得到阴极修饰层;
将可见和近红外高透射率电极蒸镀到阴极修饰层上得到阴极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吉林大学,未经吉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30140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