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蜡液渗透检测装置在审
| 申请号: | 202111301373.9 | 申请日: | 2021-11-04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984592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28 |
| 发明(设计)人: | 李艳霞;李欣闻;王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N13/04 | 分类号: | G01N13/04 |
| 代理公司: | 北京维澳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252 | 代理人: | 常小溪 |
| 地址: | 230601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渗透 检测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蜡液渗透检测装置,通过第一装置块、第二装置块、若干根感应电极条及电极信号采集显示部件构建蜡液渗透检测方案,具体地,第一、第二装置块通过螺栓连接为装置本体,在装置本体的一端形成注蜡槽,在装置本体内部且位于第一、第二装置块相接面形成有与注蜡槽连通的渗透槽,各感应电极条按预设间距贯穿于渗透槽,且感应电极条的两端从装置本体的侧方伸出后可与电极信号采集显示部件电信号连接。本发明通过与渗透槽连接的感应电极采集信号从而获得蜡液渗透效果,不再需要人工拆车、手工测量,且可提供蜡材料渗透性的定量评价参考,不会因蜡渗透性不佳而进行二次开发,从而极大节省了人力物力成本,且检测结果更为可靠、精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辆涂装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蜡液渗透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在汽车涂装行业防腐主要采用电泳防腐,但有些部位由于车身钣金结构复杂存在间隙、折边、边角等涂装的死角,常规涂装不能做到有效防护。
在车身如纵梁、门槛等内腔使用防腐蜡进行灌蜡和注蜡防腐已经成为主流防护工艺。因此,在施工温度下或常温下蜡材料在钣金间隙渗透性的好坏直接影响车身的防腐效果,
但是目前没有考量蜡材料渗透性的量化评价方案,只能通过注蜡后拆车,才可验证间隙区域蜡是否完全覆盖,而车身拆解后由人工直尺进行测量费时费力,且结果不精准、成本浪费严重。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蜡液渗透检测装置,以解决不便获取并验证渗透区域蜡液渗透性的问题。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蜡液渗透检测装置,其中包括:第一装置块、第二装置块、若干根感应电极条以及电极信号采集显示部件;
所述第一装置块与所述第二装置块通过螺栓连接为一体结构的装置本体;
在所述装置本体的一端形成有注蜡槽,在所述装置本体内部且位于所述第一装置块与所述第二装置块相接面形成有渗透槽,所述渗透槽与所述注蜡槽连通;
所述感应电极条按预设间距均匀贯穿于所述渗透槽,且所述感应电极条的两端从所述装置本体的侧方伸出;
所述电极信号采集显示部件用于分别与各所述感应电极条的两端电信号连接。
在其中至少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注蜡槽以及所述渗透槽的表面均设有用于模拟车身钣金间隙表面状态的电泳漆膜。
在其中至少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所述装置本体上对应各所述感应电极条的位置设有表征距离的若干刻度。
在其中至少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装置本体采用立式,所述蜡液渗透检测装置用于检测蜡液垂直方向渗透性能。
在其中至少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装置本体采用卧式,所述蜡液渗透检测装置用于检测蜡液水平方向渗透性能。
在其中至少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所述第一装置块和所述第二装置块的接触面上,设有用于穿设螺栓的紧固区域。
在其中至少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所述第一装置块和/或所述第二装置块的接触面上,还设有渗透区域;
同一装置块的所述渗透区域相对于所述紧固区域为下凹结构;
在所述第一装置块与所述第二装置块连接为装置本体后,由所述渗透区域构成所述渗透槽。
在其中至少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所述第一装置块和/或所述第二装置块的一端,设有与同一装置块的所述渗透区域连通的下陷结构;
在所述第一装置块与所述第二装置块连接为装置本体后,由所述下陷结构构成所述注蜡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30137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