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边缘计算的配电网多源数据处理和融合方法及系统在审
| 申请号: | 202111300344.0 | 申请日: | 2021-11-04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204672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18 |
| 发明(设计)人: | 王文帝;朱正谊;许洪华;马洲俊;韦磊;杨林青;刘少君;周冬旭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南京供电分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2J13/00 | 分类号: | H02J13/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智绘未来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689 | 代理人: | 张红莲;王萍 |
| 地址: | 210019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边缘 计算 配电网 数据处理 融合 方法 系统 | ||
本发明提出一种边缘计算的配电网多源数据处理和融合方法及系统,包括硬件层、数据层、网络层与应用层,在硬件层实时监测配电网多源数据,并且通过数据层的边缘计算对其进行处理与分析,迅速且有效地调整能源结构与配电方式,使得更多的设备接入到配电网,且能进行可控管理,自动调整配电网的供电结构,在终端对配电网进行结构优化,将最终结果上传到应用层服务器,从而大大减少了服务器的计算压力,且监测人员可以通过云平台查看配电网状态与处理结果,帮助监测人员更加高效迅速地处理配电网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设计边缘配电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边缘计算的配电网多源数据处理和融合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生活电器日益增长,带来了严重的能源问题,为了调整能源结构使得更多的电器更加合理地接入配电网,我们需要一种能够对多源数据及时处理的技术,以此来解决配电网容量巨大、数据处理缓慢等困难。
传统配电网通过终端采集设备实现数据采集,并通过数据管理平台对其进行分析与处理,但是因为数据流单一、能源消纳能力弱、用户设备数量庞大、电压等级各异等问题,从而导致信息之间交互不完善,无法对多源数据进行低时延处理与融合。
边缘计算,是指在靠近物或数据源头的一侧,采用网络、计算、存储、应用核心能力为一体的开放平台,就近提供最近端服务。其应用程序在边缘侧发起,产生更快的网络服务响应,满足行业在实时业务、应用智能、安全与隐私保护等方面的基本需求。边缘计算处于物理实体和工业连接之间,或处于物理实体的顶端。采用先进的电子通信与自动控制技术,将边缘技术与配电网相结合,能够有效减少服务器的计算压力。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发明针对海量异构配电数据带来的多源数据冗余带来的相关通信问题,通过终端设备进行数据处理和融合,从而缓解服务器压力。
本发明采用一种边缘计算的配电网多源数据处理和融合技术,在终端可以实时监测配电网多源数据,并且通过边缘计算对其进行处理与分析,迅速且有效地调整能源结构与配电方式,使得更多的设备接入到配电网,且能进行可控管理,自动调整配电网的供电结构,在终端对配电网进行结构优化,将最终结果上传到服务器,从而大大减少了服务器的计算压力,且监测人员可以通过云平台查看配电网状态与处理结果,帮助监测人员更加高效迅速地处理配电网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边缘计算的配电网多源数据处理和融合方法,通过终端的边缘算法实时监测配电网的多源数据,对电压等级进行有效分类,形成适用于边缘计算的配电网运行业务的数据融合计算APP,,自动对配电网状态进行信息处理与融合,减少服务器运算压力。
优选地,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实时监测,数据交互:终端传感器对接入设备状态实时监测,通过信息交互得到多源数据信息;
步骤二,融合处理,信息上传:配电网通过边缘计算对多源数据信息进行分析调整,并且将处理结果上传到服务器;
步骤三,信息更新,状态共享:服务器实时更新配电网的状态信息,根据更新的状态信息对配电网进行统一调度,并且共享所述状态信息至云平台,便于监测人员得知配电网状态。
优选地,所述步骤一中,多源数据信息包括:用户接入设备数、配电量、运行环境、设备状态与网络带宽延迟。
优选地,所述步骤二中对多源数据信息进行分析调整包括:风险分析、损耗分析和故障分析,并将电压控制在合理的范围之内,使得满足接入设备需求,且降低配电网压力。
本发明还提出一种边缘计算的配电网多源数据处理和融合系统,包括硬件层、数据层、网络层与应用层,所述硬件层与数据层连接,数据层通过网络层与应用层连接,通过边缘计算对配电网的多源数据进行分析处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南京供电分公司,未经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南京供电分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30034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