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端到端的车辆位姿检测方法及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1299196.5 | 申请日: | 2021-11-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4067282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18 |
发明(设计)人: | 王闪闪;班华忠;王正;崔凯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智芯原动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V20/54 | 分类号: | G06V20/54;G06V10/25;G06V10/46;G06V10/764;G06V10/82;G06K9/62;G06N3/04;G06N3/08;G06T7/8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83 北京市海淀***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端到端 车辆 检测 方法 装置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端到端的车辆位姿检测方法,该方法包括:搜集车辆样本图像,对车辆样本图像内的车辆矩形框位置和车辆底盘的3个关键点进行标定,获取标定的车辆样本图像;对标定的车辆样本进行图像预处理,获取预处理后的车辆样本;建立由主干网络、车检分支网络、车姿检测分支网络组成的车辆位姿检测网络;将预处理后的车辆样本输入车辆位姿检测网络,进行反复训练,直至网络收敛,获得训练好的车辆位姿检测网络;将待检测图像输入到训练好的车辆位姿检测网络,进行检测后,输出待检测图像中的车检定位信息、车辆置信度、车辆底盘的3个关键点和车辆方向。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能准确地进行车辆位姿检测。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图像处理、智慧停车、车辆识别,特别涉及一种端到端的车辆位姿检测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保有量的日益增多,路内停车也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已经引起了交通管理部门的重视。传统的路侧停车检测主要是是围圈、地感装置和手持机,效率低,无法实现实时监控,极大地浪费了相关部门的人力和财力。
近年来,基于监控视频进行路内停车检测的方法受到了极大的关注,该方法具有准确率高、实时性好、成本低、容易收集证据等优点。按照监控相机安装的位置,有路内低杆方案(相机安装高度0.8~1.8米)和路内高位方案(相机安装高度3.5~7米)。
在路内高位方案中,车辆检测是筛选出有效车辆数据的关键技术。现有的车辆检测方法主要是输出矩形框格式的坐标信息,在车辆正对摄像机时,矩形框的四个边框可以真实表示车辆的左右上下四个边界。但当车辆在出入车过程或在斜照场景下,车检输出的矩形框无法贴合真实的车辆,矩形框的四个边框与车辆边界失去了映射关系,逻辑层无法判断车辆入车出车的比例,也无法更准确分析车辆的运动状态,造成多检漏检等情况。
综上所述,目前迫切需要提出一种能解决上述问题的车辆检测方法。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快速实现车辆位姿检测。
为达到上述目的,按照本发明的第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端到端的车辆位姿检测方法,该方法包括:
第一步骤,搜集车辆样本图像,对车辆样本图像内的车辆矩形框位置和车辆底盘的3个关键点进行标定,获取标定的车辆样本图像;对标定的车辆样本进行图像预处理,获取预处理后的车辆样本;
第二步骤,建立由主干网络、车检分支网络、车姿检测分支网络组成的车辆位姿检测网络;
第三步骤,将预处理后的车辆样本输入车辆位姿检测网络,进行反复训练,直至网络收敛,获得训练好的车辆位姿检测网络;
第四步骤,将待检测图像输入到训练好的车辆位姿检测网络,进行检测后,输出待检测图像中的车检定位信息、车辆置信度、车辆底盘的3个关键点和车辆方向。
其中,所述车辆样本图像内的车辆矩形框位置为图像中车辆检测的矩形框。
其中,车辆矩形框内有4个车辆位置坐标,其中车头方向的2个位置坐标,按照左、右顺序,记为车头左端点、车头右端点;车尾方向的2个位置坐标,按照左、右顺序,车尾左端点、车尾右端点。
所述车辆底盘的3个关键点分别是:车头或者车尾的两个端点、车辆可见侧边的端点。
进一步地,所述车辆底盘的3个关键点包括:当车辆的车头在车尾下方时,如果车辆向右倾斜,则选择车头左端点、车头右端点、车尾右端点作为车辆底盘的3个关键点;当车辆的车头在车尾下方时,如果车辆向左倾斜,则选择头左端点、车头右端点、车尾左端点作为车辆底盘的3个关键点;当车辆的车尾在车头下方时,如果车辆向右倾斜,则选择车尾左端点、车尾右端点、车头右端点作为车辆底盘的3个关键点;当车辆的车尾在车头下方时,如果车辆向左倾斜,则选择车尾左端点、车尾右端点、车头左端点作为车辆底盘的3个关键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智芯原动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智芯原动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29919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