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充填料浆管道输送的增阻卸压系统及其使用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1299155.6 | 申请日: | 2021-11-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4017107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02 |
发明(设计)人: | 江科;龚永超;林卫星;李辉;欧任泽;周礼;彭跃金;仵锋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沙矿山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F15/00 | 分类号: | E21F15/00;E21F17/00 |
代理公司: | 武汉卓越志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2266 | 代理人: | 董梦娟 |
地址: | 410000 湖南***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充填 管道 输送 增阻卸压 系统 及其 使用方法 | ||
1.一种充填料浆管道输送的增阻卸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充填竖管(10)、位于井下充填巷道(30)内的水平管(12)、连接所述充填竖管(10)和所述水平管(12)的转接管(11)以及与所述水平管(12)的末端连接的增阻卸压装置(20),所述增阻卸压装置(20)与所述充填竖管(10)的水平距离为2~3m;
所述增阻卸压装置(20)包括与所述水平管(12)末端连接的消能变径管(21)、至少一个增阻陶瓷复合管(23)以及连接所述消能变径管(21)和所述增阻陶瓷复合管(23)的第一连接管道(22);所述增阻陶瓷复合管(23)的内壁设有螺旋状凸起(23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填料浆管道输送的增阻卸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消能变径管(21)包括沿充填料浆的流动方向设置的变径管前端(211)和变径管末端(213),从所述变径管前端(211)到所述变径管末端(213),所述消能变径管(21)的公称直径逐渐减小。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充填料浆管道输送的增阻卸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消能变径管(21)的内壁设有沿轴向凸起且均匀分布的若干钢条(212),所述钢条(212)的长为150~250mm、宽为11~13mm、高为5~7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填料浆管道输送的增阻卸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增阻陶瓷复合管(23)包括陶瓷内壁(232)、设置于所述陶瓷内壁(232)的外侧的无缝钢管(231)以及设置于所述陶瓷内壁(232)的内壁上的所述螺旋状凸起(233)。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充填料浆管道输送的增阻卸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陶瓷内壁(232)与所述螺旋状凸起(233)经高温烧制一体成型,所述螺旋状凸起(233)为光滑陶瓷。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充填料浆管道输送的增阻卸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状凸起(233)的凸起截面为弧形,沿所述陶瓷内壁(232)的内壁以10~20°的倾角延伸,所述螺旋状凸起(233)的高为6~10mm,宽为20~30mm。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充填料浆管道输送的增阻卸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增阻陶瓷复合管(23)的公称直径为100~150mm,长度为350~450mm,所述无缝钢管(231)的厚度为10~14mm,所述陶瓷内壁(232)的厚度为6~10mm。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填料浆管道输送的增阻卸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增阻卸压装置(20)沿水平方向延伸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填料浆管道输送的增阻卸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增阻卸压装置(20)还包括连接相邻设置的所述增阻陶瓷复合管(23)的第二连接管道(24),所述第二连接管道(24)的两端均与所述增阻陶瓷复合管(23)连接。
10.一种利用权利要求1-9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充填料浆管道输送的增阻卸压系统进行矿山填充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在距离充填竖管(10)的水平距离为2~3m的水平管(12)上连接增阻卸压装置;接着,将料浆从充填竖管(10)注入,料浆在自身重力势能的作用下,沿管道运动,将料浆输送到需要填充的地下采空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沙矿山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长沙矿山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299155.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盾构机高效减震装置
- 下一篇:发光二极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