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混凝土墙体温差发电装置及其石墨烯-混凝土墙体的制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111298707.1 | 申请日: | 2021-11-04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904590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07 |
| 发明(设计)人: | 樊宇澄;冯闯;穆升常;仝志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工业大学 |
| 主分类号: | H02N11/00 | 分类号: | H02N11/00;H02J7/32;C04B28/04;B28B23/00;B28B13/02 |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04 | 代理人: | 刘红阳 |
| 地址: | 210000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混凝土 墙体 温差 发电 装置 及其 石墨 制法 | ||
1.一种混凝土墙体温差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石墨烯-混凝土墙体(6),置于石墨烯-混凝土墙体(6)上方的集热系统,与石墨烯-混凝土墙体(6)一侧依次连接的整流器(8)、控制器(9)和电容器(11);所述集热系统包括蓝膜镀板(2)和设在蓝膜镀板(2)与石墨烯-混凝土墙体(6)间的紫铜流道(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凝土墙体温差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紫铜流道(1)内填充有保温液体和包裹在集热系统四周的隔热层(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凝土墙体温差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外框架,所述外框架包括安装在集热系统四周的铝合金边框(4)和安装在铝合金边框(4)内的盖板玻璃(14),所述盖板玻璃(14)覆盖在集热系统上表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凝土墙体温差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石墨烯-混凝土墙体(6)与整流器(8)通过部分嵌入在石墨烯-混凝土墙体(6)上的连接器耳连接,所述连接器耳包括第一铜网电极(5)和第二铜网电极(7)。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凝土墙体温差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蓝膜镀板(2)包括集热板芯,镀在集热板芯外层的蓝膜涂层,所述集热板芯为黑铬整板,所述蓝膜涂层为蓝钛涂层。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凝土墙体温差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石墨烯-混凝土墙体(6)的原料按重量份包括以下组分:水泥55-75份、粉煤灰10-20份、骨料40-65份、石墨烯纳米片5-10份、减水剂1-2份、氧化石墨烯5-10份和水75-90份。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混凝土墙体温差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减水剂为聚羧酸减水剂。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混凝土墙体温差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石墨烯纳米片厚度为10-20nm,表面积为50-80m2g-1。
9.一种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凝土墙体温差发电装置所用的石墨烯-混凝土墙体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通过球磨法研磨使石墨烯纳米片在水泥中均匀分布得到石墨烯水泥。
(2)将氧化石墨烯与分散剂、助分散剂混合,加水搅拌后进行超声分散得到石墨烯分散液。
(3)将石墨烯水泥、粉煤灰、骨料、减水剂依次加入石墨烯分散液中,加水拌合,然后进行机械梯度搅拌,得到混合物料。
(4)混合物料放入预制模具中,并将作为电极的铜网嵌入混凝土墙体中。
(5)模块成型后,经养护、烘干,即得。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机械梯度搅拌是采用行星搅拌机先以50-60r/min的速度慢速搅拌5-10min,再以120-140r/min的速度快速搅拌8-10min。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工业大学,未经南京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298707.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