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被动导引头抗干扰性能测试系统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1298513.1 | 申请日: | 2021-11-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374081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03 |
发明(设计)人: | 冷毅;黎静;任明秋;彭世蕤;王冰切;郁春来;张婉婷;何明浩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预警学院 |
主分类号: | G01S7/36 | 分类号: | G01S7/36 |
代理公司: | 武汉华之喻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267 | 代理人: | 李君 |
地址: | 430019 ***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被动 导引 抗干扰 性能 测试 系统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被动导引头抗干扰性能测试系统及方法,属于被动导引头测试领域,系统包括:装载器用于固定被动导引头,并根据运动指令装载被动导引头在水平方向和俯仰方向上转动以及竖直方向上平移,使得辐射源辐射的电磁波进入被动导引头的视野范围;辐射源用于提供各种雷达目标的电磁信号;干扰机用于提供压制式或欺骗式的干扰信号;工控机用于对被动导引头跟辐射源、干扰机之间的空间位置关系和角度关系进行量化分析,记录被动导引头的工作状态数据和侦测数据;根据存在干扰信号前后被动导引头的工作状态数据和侦测数据,测试被动导引头的抗干扰性能。本发明可以满足内外场被动导引头抗干扰性能的测试需求。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被动导引头测试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被动导引头抗干扰性能测试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雷达干扰技术方法的发展,使得以雷达目标为主要对手的反辐射武器及被动导引头面临严峻挑战。当前,对导引头进行干扰的系统构建和测试方法研究主要集中在光电对抗领域,干扰对象多为激光制导导引头,对被动雷达导引头抗干扰的测试系统和方法研究鲜有报道。
例如,现有文献“ARUAV抗复杂电磁环境建模仿真研究”建立了反辐射武器导引头实时侧向、跟踪和俯冲攻击等多个过程的动态仿真模型,分析了反辐射武器攻击配诱饵雷达系统等复杂环境下的效能;现有文献“高重频脉冲对被动导引头的干扰效能分析”主要从高重频脉冲的信号特征出发,理论层面分析了高重频脉冲对被动导引头的干扰效能;现有文献“高重频激光对激光导引头的干扰机理实验研究”设计了一套激光半主动制导对抗半实物仿真系统,提供了干扰效果评估方案,实验结果表明激光干扰脉冲能量越大、干扰源与目标的夹角越大,干扰效果越明显;现有文献“高重频激光对激光导引头干扰性能的研究”分析了高重频激光对激光半主动导引头的干扰性能,并实验验证了高重频激光的干扰效果;专利文献“CN105953656A”提出了一种激光导引头性能测试方法,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导引头性能测试方法无法测试导引头对动态目标的追踪捕捉性能的问题;专利文献“CN108072295A”提出了一种激光制导设备的抗干扰性能检测装置、方法及系统,综合考虑激光在大气传输过程中引入的干扰,以提高抗干扰性能检测精度。
综上所述,现有技术主要对导引头进行干扰的系统构建和测试方法主要集中于光电对抗领域,干扰对象多维激光制导导引头;很少公开被动雷达导引头抗干扰的测试系统和方法,但是被动雷达制导设备的抗干扰性能直接决定能否快速跟踪并精准打击目标,研究被动导引头抗干扰性能测试系统及方法具有重要意义。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被动导引头抗干扰性能测试系统及方法,旨在解决现有缺乏被动雷达导引头抗干扰的测试系统和方法,因此,无法确保被动雷达制导设备的抗干扰性能能否快速跟踪并精准打击目标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被动导引头抗干扰性能测试系统,包括:工控机、装载器、运动控制器、辐射源、干扰机和电源;
工控机的第一输出端与运动控制器的输入端连接;运动控制器的输出端与装载器的第一输入端连接;电源的第一接口与装载器的第二输入端连接;在测试时,被动导引头固定安装在装载器上,电源的第二接口以及工控机的第二输出端均与被动导引头的第一输入端联通,根据测试项目需求,在被动导引头周边设置干扰机和辐射源;
工控机用于通过实时接收被动导引头侦测的电磁信号,为被动导引头提供控制指令;对被动导引头、辐射源、以及干扰机之间的空间位置关系和角度关系进行量化分析;运动控制器用于根据量化分析后的被动导引头、辐射源和干扰机的空间位置与角度生成运动指令;装载器用于根据运动指令装载所述被动导引头在水平方向和俯仰方向上转动以及竖直方向上平移,使得辐射源辐射的电磁波进入所述被动导引头的视野范围;辐射源用于提供各种雷达目标的电磁信号;干扰机用于提供压制式或欺骗式的干扰信号;被动导引头用于接收并处理雷达目标的电磁信号,根据侦测的电磁信号以及工控机的所提供的控制指令,跟踪雷达目标并导引载机平台飞向目标,并将被动导引头的工作状态数据和侦测数据传输至工控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预警学院,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预警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29851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工艺腔室
- 下一篇:注塑件负压汇流排热熔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