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车用高分子材料改性共混工艺及自动化生产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2111297712.0 | 申请日: | 2021-11-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3842821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28 |
发明(设计)人: | 程欣瑞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恩高分子材料(宿迁)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F31/10 | 分类号: | B01F31/10;B01F35/12;B01F35/32;B01F35/20;B01F35/75;B01F35/9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济纬天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429 | 代理人: | 张愉冉 |
地址: | 223800 江苏省宿***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分子材料 改性 工艺 自动化 生产 设备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车用高分子材料改性共混工艺及自动化生产设备:先控制第二驱动装置带动转轴转动,带动球形外壳在圆形通孔的内部以两组转轴为轴心转动,转动角度小于90°,然后操作人员通过进料管向空心球体仓的内部加入多种高分子材料,高分子材料通过进料管、撒料仓和撒料孔后落到漏斗仓的内部。本发明控制弧形电加热板对球形外壳和空心球体仓之间空腔内的油进行加热,利用热油将热量传递到空心球体仓内,保证对空心球体仓内部高分子材料加热的均匀性和稳定性,并且控制第一驱动装置带动空心球体仓在球形外壳的内部转动,则可以带动空腔内的油能够自动匀速流动,保证了弧形电加热板对油的加热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化工机械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车用高分子材料改性共混工艺及自动化生产设备。
背景技术
高分子材料的共混改性是一种将高分子材料通过加热装置物理搅拌混匀的方法,从而使得多种材料均匀混合,以提高材料性能,工业上用炼胶机将不同橡胶或橡胶与塑料,均匀地混炼成胶料是典型的例子,也可以在聚合物中加入某些特殊性能的成分以改变聚合物的性能,如导电性能等。
当前的高分子材料改性共混设备通常是直接通过加热设备对搅拌仓的内壁进行加热,从而实现设备对高分子材料的搅拌加热,但是搅拌仓其他部位能受到的加热效果却十分有限,也就会导致搅拌仓内的高分子材料受热不均匀,影响到设备对高分子材料的改性共混效果;且当前的高分子材料改性共混设备在加热搅拌高分子材料时,往往是直接通过几组搅拌杆对高分子材料进行搅拌,而搅拌仓内壁上附着的熔融高分子材料却难以继续参与到搅拌的过程中,这可能会影响到多种高分子材料混合的均匀性,也就影响到高分子材料的改性共混效果;同时当前的高分子材料改性共混设备通常需要操作人员站在搅拌仓的顶部才能向搅拌仓内加入高分子材料,这极大地提高了高分子材料改性共混设备上料的难度,从而影响了该设备的实用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用高分子材料改性共混工艺及自动化生产设备,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相关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车用高分子材料改性共混工艺:
一、先控制第二驱动装置带动转轴转动,带动球形外壳在圆形通孔的内部以两组转轴为轴心转动,转动角度小于90°,然后操作人员通过进料管向空心球体仓的内部加入多种高分子材料,高分子材料通过进料管、撒料仓和撒料孔后落到漏斗仓的内部;
二、接着控制弧形电加热板对球形外壳和空心球体仓之间空腔内的油进行加热,并且控制第一驱动装置带动空心球体仓在球形外壳的内部转动,第一驱动装置带动空心球体仓在球形外壳的内部顺时针转动,而进料管逆时针转动,利用预热搅拌杆对落到漏斗仓内侧的高分子材料进行预热搅拌;
三、而后弧形搅拌杆、螺旋搅拌桨和连接杆对高分子材料进一步搅拌,弧形搅拌杆则可以将空心球体仓内壁上的高分子材料刮下来,在排出空心球体仓内部已经加热搅拌好的高分子材料时,先直接打开控制阀将大部分材料排出,而后关闭控制阀,并控制第二驱动装置带动球形外壳以转轴为轴心往复转动,即摆钟式的运动,从而让空心球体仓内部剩余的高分子材料能够逐渐汇集到底部,然后再打开控制阀将剩余高分子材料全部排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恩高分子材料(宿迁)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东恩高分子材料(宿迁)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29771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