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光纤退扭装置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1295979.6 | 申请日: | 2021-11-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4018285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08 |
发明(设计)人: | 李慧鹏;向云浩;曾青青;谭文浩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洲菲斯罗克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C25/00 | 分类号: | G01C25/00;G01C19/64;B65H57/14 |
代理公司: | 长沙朕扬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3213 | 代理人: | 钟声 |
地址: | 412007 湖南省株洲市天元区***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光纤 装置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光纤退扭装置及方法,包括:用于安放光纤轮的光纤退扭组件、光纤扭转状态获取装置、第一光纤输送装置和第二光纤输送装置,光纤轮的光纤经过光纤退扭组件后传输至第一光纤输送装置,第二光纤输送装置用于接受第一光纤输送装置输出的光纤并将光纤输出至绕环设备,第一光纤输送装置与第二光纤输送装置之间的光纤处于悬垂状态,光纤扭转状态获取装置用于获取处于悬垂状态的光纤是否发生扭转,当光纤扭转时,光纤退扭组件进行旋转退扭。本发明的一种光纤退扭装置及方法,通过光纤扭转状态获取装置获取光纤的扭转情况,当光纤扭转时,通过光纤退扭组件进行旋转退扭,从而保证在光纤绕环过程中,光纤始终处于未扭转的正常状态。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光纤绕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光纤退扭装置及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光纤已经成为信息宽带传输的主要媒质,光纤通信系统也将成为未来国家信息基础设施的支柱。在信息快速发展的今天,超大容量,超长距离传输技术显得尤为重要,这就需要光纤具有更好的质量。随着高精度光纤环等产品的研发,光纤的各项指标不断的细化,其中光纤扭转问题一直是一个重点关注问题。
光纤环在绕制过程中会有各种因素影响,导致光纤在绕制时发生扭转,影响光在光纤中的偏振态,进而影响光纤环的串音,最终影响光纤陀螺的偏振噪声,即影响光纤陀螺的精度水平,因此,需要一种可以在光纤绕制过程中扭转时实现退扭的装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光纤退扭装置及方法,用以解决光纤环在绕制时发生扭转的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第一方面,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光纤退扭装置,包括:用于安放光纤轮的光纤退扭组件、光纤扭转状态获取装置、第一光纤输送装置和第二光纤输送装置,所述光纤轮的光纤经过所述光纤退扭组件后传输至所述第一光纤输送装置,所述第二光纤输送装置用于接受所述第一光纤输送装置输出的光纤并将所述光纤输出至绕环设备,所述第一光纤输送装置与所述第二光纤输送装置之间的光纤处于悬垂状态,所述光纤扭转状态获取装置用于获取处于悬垂状态的所述光纤是否发生扭转,当光纤扭转时,所述光纤退扭组件进行旋转退扭。
进一步地,还包括支架,所述支架包括上支座、下支座和相机支座,所述光纤退扭组件安装在所述上支座和所述下支座上,所述光纤扭转状态获取装置、所述第一光纤输送装置和所述第二光纤输送装置均安装在所述支架上。
进一步地,所述光纤退扭组件包括第一电机、旋转上支座、第二电机、旋转底板、空心套和旋转下支座,所述第一电机安装于所述上支座上,所述第一电机的转轴固定连接所述旋转上支座,所述旋转上支座固定安装于所述旋转底板上,所述第二电机固定安装于所述旋转底板上,所述第二电机的转轴连接所述光纤轮,所述旋转下支座固定安装于所述旋转底板上,所述空心套贯穿所述旋转下支座后旋转连接于所述下支座,所述光纤轮上的光纤经过所述空心套后输送至所述第一光纤输送装置。
进一步地,所述光纤退扭组件还包括弹性夹套、张力调整座和张紧轮,所述弹性夹套安装于所述第一电机的转轴上,用于防止光纤轮轴向蹿动,所述张力调整座和所述张紧轮安装于所述旋转底板上,所述张力调整座上的弹簧抵接所述张紧轮,所述光纤轮上的光纤经过所述张紧轮后输送至所述空心套。
进一步地,所述光纤扭转状态获取装置包括CCD相机和光源,所述CCD相机安装于所述相机支座上,所述光源安装于所述支架上且正对所述CCD相机,处于悬垂状态的所述光纤经过所述光源和所述CCD相机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光纤输送装置包括若干个导轮、活动压紧轮、活动支座、第三电机、两个第一皮带轮、第一皮带和第四电机,所述导轮、活动支座和所述第一皮带轮固定安装在所述支架上,所述第三电机固定在所述活动支座上,所述活动支座内设有由所述第三电机推动的安装座,所述活动压紧轮和所述第四电机设于所述安装座上,所述活动压紧轮固定连接所述第四电机的转轴,所述第一皮带设于两个所述第一皮带轮上,所述活动压紧轮抵接所述第一皮带,所述光纤从所述活动压紧轮和所述第一皮带的抵接位置之间穿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洲菲斯罗克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株洲菲斯罗克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29597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红外测温复合传感器
- 下一篇:一种板材液压矫正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