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智能电能表设计方法及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111295961.6 | 申请日: | 2021-11-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4019230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08 |
发明(设计)人: | 李中泽;陈顺飞;查恋池;王伟;唐叔进;罗军辉;叶鹏;刘敏;刘露;王栋;毕灿;高攀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盛帆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22/06 | 分类号: | G01R22/06;G01R35/04;G01R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宏宇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63 | 代理人: | 唐正瑜 |
地址: | 430200 湖北省***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智能 电能表 设计 方法 系统 | ||
1.一种智能电能表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设计系统,所述设计系统包括PC端和虚拟总线协调器,所述虚拟总线协调器与所述PC端以及智能物联电能表连接,所述方法包括:
通过所述PC端发起待开发指令,并向所述虚拟总线协调器发送所述待开发指令,所述PC端中运行有智能物联电能表软件的开发环境;
通过所述虚拟总线协调器确定由所述PC端向所述智能物联电能表的目标功能模块传输待开发指令的数据交互通道,所述智能物联电能表包括多个功能模块,所述目标功能模块为所述多个功能模块中的一个;
通过所述数据交互通道向所述智能物联电能表端的目标功能模块传输所述待开发指令,以实现根据所述待开发指令对所述目标功能模块进行运行和调试。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PC端设置有第一虚拟总线接口,所述虚拟总线协调器设置有第二虚拟总线接口,所述PC端通过所述第一虚拟总线接口与所述虚拟总线协调器通信连接,所述虚拟总线协调器通过所述第二虚拟总线接口与所述智能物联电能表连接,所述待开发指令包括接口子类标识,所述通过所述虚拟总线协调器确定由所述PC端向所述智能物联电能表的目标功能模块传输待开发指令的数据交互通道,包括:
通过所述第一虚拟总线接口向所述第二虚拟总线接口发送所述待开发指令;
通过所述第二虚拟总线接口识别所述接口子类标识,并根据所述接口子类标识确定所述目标功能模块;
通过所述虚拟总线协调器根据所述目标功能模块确定所述待开发指令的数据交互通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交互通道包括虚拟总线承载协调转换通道和虚拟总线承载通道,所述虚拟总线承载协调转换通道为所述第一虚拟总线接口与所述虚拟总线协调器的通信通道,所述虚拟总线承载通道为所述智能物联电能表与所述第二虚拟总线接口的物理通道。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虚拟总线接口包括多个虚拟硬总线接口,通过所述数据交互通道向所述智能物联电能表端的目标功能模块传输所述待开发指令包括:
通过所述第一虚拟总线接口将所述待开发指令进行打包,获得打包后的待开发指令,并通过网络向所述虚拟总线承载协调转换通道发送所述打包后的待开发指令;
通过所述虚拟总线承载协调转换通道将所述打包后的待开发指令进行解包,获得所述待开发指令,并向所述第二虚拟总线接口发送所述待开发指令;
通过所述第二虚拟总线接口向所述目标虚拟硬总线接口发送所述待开发指令,所述目标虚拟硬总线接口为所述多个虚拟硬总线接口的一个;
通过所述目标虚拟硬总线接口和所述虚拟总线承载通道向所述目标功能模块发送所述待开发指令。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过所述目标虚拟硬总线接口和所述虚拟总线承载通道向所述目标功能模块发送所述待开发指令,包括:
通过所述第二虚拟总线接口定义第一总结构体和第二总结构体,所述第一总结构体用于确定各个功能模块所需的硬件资源,所述第二总结构体用于确定每个所述硬件资源的驱动程序;
通过所述目标虚拟硬总线接口根据所述待开发指令和所述第一总结构体,获取目标功能模块所需的硬件资源;
通过所述目标虚拟硬总线接口根据所述待开发指令和所述第二总结构体,获取所述硬件资源对应的驱动程序;
通过所述目标虚拟硬总线接口根据所述驱动程序对所述硬件资源进行驱动操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盛帆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武汉盛帆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295961.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