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磁致伸缩位移传感器在审
| 申请号: | 202111295721.6 | 申请日: | 2021-11-03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166106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11 |
| 发明(设计)人: | 张登友;杨百炼;王宏;邓晓冬;洛文波;岳恩;罗松;於舟;王华;吴承汕;张立新;赵彦;王东哲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B7/02 | 分类号: | G01B7/02;H04B3/54 |
| 代理公司: | 重庆志合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10 | 代理人: | 徐传智 |
| 地址: | 400707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伸缩 位移 传感器 | ||
1.一种磁致伸缩位移传感器,包括探测杆,所述探测杆的杆体内设有磁致伸缩波导丝回路,所述杆体上滑动配合一游标磁环,所述杆体的一端设置探测头,所述探测头设置接收线圈,其特征在于:所述磁致伸缩波导丝回路的一端和接收线圈通过一信号远距离传输电缆与一变送器连接,所述变送器包括单片机、激励脉冲电路模块、信号远传模块、时间采集模块,所述信号远距离传输电缆为编织铠装电缆,该编织铠装电缆内包括三根同轴电缆,其中一根为二同轴电缆,该二同轴电缆一端连接激励脉冲电路模块,另一端连接磁致伸缩波导丝回路,另外两根均为三同轴电缆,所述接收线圈通过两根三同轴电缆连接信号远传模块,所述信号远传模块经信号调理电路模块、时间采集模块连接单片机,所述激励脉冲电路模块连接单片机,所述变送器设置在一盒体内,该盒体远离被测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致伸缩位移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单片机与变送器的电源模块连接,所述电源模块分别与变送器的激励脉冲电路模块、信号远传模块、信号调理电路模块、时间采集模块、数模转换模块、模拟信号输出模块、CAN信号输出模块、数字信号输出模块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致伸缩位移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三同轴电缆由里到外包括导电内芯、屏蔽层,所述导电内芯、屏蔽层之间设有一与导电内芯同轴的导体管,所述导体管、导电内芯、屏蔽层之间均设有绝缘层。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致伸缩位移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远传模块包括第一运放、第二运放,所述第一运放的同相输入端与一根三同轴电缆的导电内芯连接,该三同轴电缆的导体管与第一运放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二运放的同相输入端与另一根三同轴电缆的导电内芯连接,该三同轴电缆的导体管与第二运放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运放与第二运放的同相输入端之间并联两个串联的电阻,两个串联的电阻相连的一端接地。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磁致伸缩位移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运放与第二运放的反相输入端通过第一电阻相连。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磁致伸缩位移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运放、第二运放的输出端均通过反馈电阻分别与所述第一运放、第二运放的反相输入端对应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磁致伸缩位移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运放的输出端通过第二电阻与一根三同轴电缆的导体管连接,所述第二电阻与该三同轴电缆的导体管之间并联第四电阻,所述第二运放的输出端通过第三电阻与另一根三同轴电缆的导体管连接,所述第三电阻与该三同轴电缆的导体管之间并联第五电阻,所述第四电阻、第五电阻均接地;
所述第一运放、第二运放的输出端分别与信号调理电路模块的第一信号输入端、第二信号输入端对应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磁致伸缩位移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单片机通过数模转换模块与模拟信号输出模块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磁致伸缩位移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单片机通过CAN信号输出模块与数字信号输出模块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重庆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295721.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