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切削刀具有效
申请号: | 202111294982.6 | 申请日: | 2021-11-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4012153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30 |
发明(设计)人: | 仵永博;肖旭凯;高江雄;陈胜男;柴小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洲华锐精密工具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C5/08 | 分类号: | B23C5/08;B23C5/20 |
代理公司: | 长沙轩荣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3235 | 代理人: | 张勇 |
地址: | 41200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切削 刀具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切削刀具,包括切削刀片、刀体、螺钉,所述螺钉穿过所述切削刀片的中心孔,并将所述切削刀片固定在所述刀体外围设置的第一刀槽中,所述刀体还设有至少一个第二刀槽;所述第二刀槽包括与切削刀片的支撑底面贴合的第二安装底面、与切削刀片的侧面贴合的第二定位侧面以及用于螺钉装配的第二螺纹孔;所述第二刀槽绕刀体的旋转中心轴旋转角度α后,所述第二刀槽的第二安装底面、第二定位侧面及第二螺纹孔分别与第一刀槽的第一安装底面、第一定位侧面及第一螺纹孔重合,且第一刀槽止转面与第二刀槽止转面的法向之间形成夹角β。本发明能够在设置较少防转结构数量的情况下,增加刀片的可转位次数,提高圆刀片的经济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切削刀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切削刀具。
背景技术
装配有圆形切削刀片的切削刀具在金属加工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但此类刀具切削时阻力较大,在切削时的切削力会反作用于切削刀片上,使切削刀片发生转动,从而影响切削稳定或者切削寿命;现有技术条件下,在刀片和刀槽上设置相应的防转结构可以有效地改善这一状况。同时,在现有技术条件下,防转结构与切削刃的有效切削部位有对应关系,即:切削刃按照防转结构的数量被划分为若干个区间,每个区间有对应的最大切削深度,当切削深度达不到最大切削深度时,有部分的切削刃会被废弃掉,使刀片的经济性大大降低;为解决此类问题的方案之一是增加防转结构的数量,通过将刀片的切削刃分成更多的区间来提高刀片的经济性;而刀片的防转结构往往都设置在刀片的侧面。
CN1490105A公开了一种可转位铣刀,其特征是铣刀片的侧表面上均匀地分布着一定数目的凸出在其外的凸面形防转角,与之相配的刀槽的侧支撑面上均匀地分布着一定数量的形状和铣刀片上的防转角相同且能与其啮合的、凹进侧支撑面之内的凹面形防旋转面;该铣刀在圆形刀片侧面设置专用的防转面,与刀槽上设置的相应防转定位面相配合达到防转的目的;但是此类方式存在以下问题:⑴圆形刀片侧面设置的防转面的方式削弱了相对应位置切削刃靠近侧面方向的强度,刀片在此处存在崩刃、断裂的风险,从而影响切削寿命或切削稳定性;⑵防转面挤占了侧面定位面的空间,使刀片侧面减小,导致刀槽侧面定位面的单位受力面积增大,容易发生变形、磨损等不利于刀具精度保持的情况;当刀片的防转结构越多时,以上两点的风险更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切削刀具,能够在设置较少防转结构数量的情况下,增加刀片的可转位次数,提高圆刀片的经济性。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切削刀具,包括切削刀片、刀体、螺钉,所述螺钉穿过所述切削刀片的中心孔,并将所述切削刀片固定在所述刀体外围设置的第一刀槽中,所述切削刀片包括支撑底面、与支撑底面相对的顶面及连接支撑底面和顶面的侧面,所述支撑底面与所述顶面之间贯穿设有中心孔,所述顶面和所述侧面相交形成切削刃,所述第一刀槽包括第一安装底面、第一定位侧面及第一螺纹孔,所述切削刀片的支撑底面与第一安装底面贴合,且切削刀片的侧面与第一刀槽的第一定位侧面贴合,所述切削刀片外围设有防转面,所述第一刀槽上设有与防转面相匹配的第一刀槽止转面,用于固定切削刀片的安装位置;所述刀体还设有至少一个第二刀槽;所述第二刀槽包括与切削刀片的支撑底面贴合的第二安装底面、与切削刀片的侧面贴合的第二定位侧面以及用于螺钉装配的第二螺纹孔;所述第二刀槽还设有与切削刀片的防转面配合的第二刀槽止转面;所述第二刀槽绕刀体的旋转中心轴旋转角度α后,所述第二刀槽的第二安装底面、第二定位侧面及第二螺纹孔分别与第一刀槽的第一安装底面、第一定位侧面及第一螺纹孔重合,且第一刀槽止转面与第二刀槽止转面的法向之间形成夹角β。
优选的,所述第一刀槽止转面与第二刀槽止转面法向的夹角β范围为5°β90°。
优选的,所述第二刀槽绕刀体的旋转中心轴旋转的角度α大于10°。
优选的,所述切削刀片设有至少两个防转面。
优选的,所述切削刀片的防转面设于切削刀片的侧面或者底面。
优选的,所述刀体至少设有一个第一刀槽和一个第二刀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洲华锐精密工具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株洲华锐精密工具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29498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