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制冷设备的控制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2111294587.8 | 申请日: | 2021-11-03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899160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10 |
| 发明(设计)人: | 李华刚;曾凡星;李天平;何战峰;张卉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海尔电冰箱有限公司;海尔智家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25D29/00 | 分类号: | F25D29/00;F25D21/04;F25D21/08 |
| 代理公司: | 苏州威世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35 | 代理人: | 韩晓园 |
| 地址: | 266101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制冷 设备 控制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制冷设备的控制方法,包括获取环境温度及压缩机累计运行时间,当环境温度位于预设温度区间内且压缩机累计运行时间达到预设累计时间时,再获取变温室的变温档位、冷藏开门时间及压缩机连续运行时间;当变温档位、冷藏开门时间及压缩机连续运行时间其中一者达到预设条件时,在压缩机停机期间,控制加热元件工作预设加热时间,所述制冷设备包括对变温室和冷藏室进行回风的一体回风结构件,所述加热元件设置于一体回风结构件内。本发明使得控制从多角度出发,控制更加精准,进而极大地降低了冷藏室的回风风路结冰的风险。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制冷设备的控制方法,尤其涉及一种不易结冰的制冷设备的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制冷设备通常采用风冷式来提高制冷效率,其中,风冷式制冷设备的风道结构包括送风结构件和回风结构件,随着用户的需求逐渐增加,冰箱的容量也越来越大,通常设置更多的间室来满足需求,且通常在冷冻室和冷藏室的基础上增加变温室,相应的,需要针对每个间室单独设置送风结构件和回风结构件满足正常的制冷循环。
然而冷藏室和变温室的回风结构件设置地相对较近,当变温室温度较低时,变温室的回风温度干扰冷藏室的回风温度,从而容易导致冷藏回风结构件冻住。
有鉴于此,有必要对现有的制冷设备的控制方法予以改进,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不易结冰的制冷设备的控制方法。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制冷设备的控制方法,其中,所述控制方法包括:
获取环境温度及压缩机累计运行时间,当环境温度位于预设温度区间内且压缩机累计运行时间达到预设累计时间时,再获取变温室的变温档位、冷藏开门时间及压缩机连续运行时间;
当变温档位、冷藏开门时间及压缩机连续运行时间其中一者达到预设条件时,在压缩机停机期间,控制加热元件工作预设加热时间,所述制冷设备包括对变温室和冷藏室进行回风的一体回风结构件,所述加热元件设置于一体回风结构件内。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当预设温度区间为环境温度<13℃,且压缩机累计运行时间≥8h时,若变温档位≤-14℃或冷藏开门时间≥120s或压缩机连续运行时间≥90min时,控制加热元件加热25-30min。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当预设温度区间为13℃≤环境温度≤35℃,且压缩机累计运行时间≥12h时,若变温档位≤-14℃或冷藏开门时间≥90s或压缩机连续运行时间≥120min时,控制加热元件加热15-20min。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在满足加热元件工作条件后,加热元件在连续两次压缩机停机期间内分别工作一次。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当制冷设备运行时间达到72h时,控制制冷设备强制化霜,当制冷设备处于化霜期间时,加热元件同步开启,当化霜结束,加热元件同步关闭。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当预设温度区间为环境温度>35℃,且压缩机累计运行时间≥16h时,若变温档位≤-18℃或冷藏开门时间≥60s或压缩机连续运行时间≥150min时,控制加热元件加热10-15min。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在满足加热元件工作条件后,加热元件在连续三次压缩机停机期间内分别工作一次。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当制冷设备运行时间达到24h时,控制制冷设备强制化霜,当制冷设备处于化霜期间时,加热元件同步开启,当化霜结束,加热元件同步关闭。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当制冷设备处于化霜期间时,加热元件同步开启,当化霜结束,加热元件同步关闭。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当冷藏室在24h内开门时间≥5min且变温档位≤-12℃时,在压缩机停机期间,控制加热元件加热15-20min。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海尔电冰箱有限公司;海尔智家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青岛海尔电冰箱有限公司;海尔智家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29458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