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古文异文自动识别系统和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1292308.4 | 申请日: | 2021-11-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4004216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01 |
发明(设计)人: | 黄水清;梁媛;王东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F40/205 | 分类号: | G06F40/205;G06F40/279;G06F40/30 |
代理公司: | 成都方圆聿联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41 | 代理人: | 邓永红 |
地址: | 210095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古文 异文 自动识别 系统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古文异文自动识别系统和方法,包括:古文异文数据集构建模块;古文异文特征转换模块;古文异文模型训练模块;古文异文模型效果评估模块。步骤为:S1、选取合适的语料作为训练集,并人工校对并对其处理;S2、编写模型训练程序,调整模型参数,对训练集进行迭代训练;S3、对实验结果进行评估,并将最优的模型进行保存;S4、搭建模型调用接口,从而方便用户进行直接使用,实现对古文异文的识别。本发明的优点是:通过计算机实现异文的自动发掘,可以从更大规模的语料中获取有效信息,极大的降低了人力物力,减小工作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计算机软件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深度学习模型SIKU-BERT 开发的古文异文自动识别方法。
背景技术
异文是古籍中的常见现象,也是重要研究对象。传统的古籍校勘是从大量古籍文献中人工查找校勘资料包括异文等,不仅耗时、费力、工作量大,而且找到的数据未必精准全面。通过计算机实现异文的自动发掘,可以从更大规模的语料中获取有效信息。并且,结合异文自动发掘的校勘方式可以实现穷尽式检索,对于古籍他校法具有重要意义,为新时期古籍校勘硏究提供了新思路和新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了一种古文异文自动识别系统和方法。
为了实现以上发明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古文异文自动识别系统,包括:
古文异文数据集构建模块,用于实现训练集及测试集的读取及加载;
古文异文特征转换模块,用于将异文句子对转为语义提取,并保存为词向量形式;
古文异文模型训练模块,用于异文句子的文本匹配模型迭代训练;
古文异文模型效果评估模块,用于对古文异文识别模型的效果进行评估。
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古文异文自动识别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通过选取古文语料为训练所需的语料,对其进行清洗、去重、校对的预处理,之后按标点符号将原始文本切分为短句,并对语料进行标注,选取意义相同的句子作为句子对,并标明其出现位置,采用“0-1”分类方式对句子对进行标注,0表示非异文句子对,1表示异文句子对,获得具有标签的句子对作为训练语料。
S2、基于PyTorch深度学习框架编写模型训练程序,并加载古文领域深度学习模型SIKU-BERT对文本进行处理,调整模型到合适参数,对训练集进行迭代训练,直至训练结束。
S3、对实验所得的模型性能进行评价,采用的指标为准确率(Precision)、召回率(Recall)、F值(F-Measure),评估完成后,选择效果最优的模型进行保存。
S4、搭建模型调用接口,实现用户直接输入到对古文异文的自动识别。
优选的,所述步骤S1中古文语料来源为“中国哲学书电子化计划”网站上《春秋公羊传》《春秋穀梁传》《春秋左传》的原文数据。
优选的,所述步骤S1中,异文标注规范主要为①语义完全对应且文本相似度较高;②部分语义及文本对应;③语义相似度高而文本相似度较低,但包含同义词等;④文本几乎无相似之处,但表达同事件;⑤部分成分存在省略或简写。符合上述五点规范中的任意一点标注为异文,即标注为1。
优选的,所述步骤S1中,具体数据处理后格式为“标签句子a句子b”,其中以分隔符“\t”进行分割,并将处理后含有标签的句子对作为训练语料进行训练。
优选的,所述步骤S2中,SIKU-BERT的参数设置为12-layer,768-hidden, 12-heads,110M parameters,it模型共12层,隐层768维,12头模式,110M 个参数。最大截断长度256,训练批次大小32,学习率2e-5,迭代次数10.0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农业大学,未经南京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29230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