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增加软土中抗浮力的锚杆有效
申请号: | 202111292183.5 | 申请日: | 2021-11-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4086607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23 |
发明(设计)人: | 金炜枫;付周敏;解军吉;陶颖;曹宇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科技学院 |
主分类号: | E02D31/12 | 分类号: | E02D31/12;E02D5/74;E02D15/00;G06F30/13;G06F17/16;G06F119/14 |
代理公司: | 杭州派肯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3414 | 代理人: | 胡娟娟 |
地址: | 310023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增加 软土中抗 浮力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增加软土中抗浮力的锚杆,包含外管、内管、底盘、先导杆、分段杆成型装置及驱动装置;内管与外管同圆心设置且内管可转动安装在外管内,底盘固定设置在内管内;分段杆成型装置包括设置在底盘上的模具箱、向模具箱输送固化液的压力泵及存储固化液的贮液箱,先导杆与模具箱配合,输送至模具箱内的固化液固化后形成分段杆并与先导杆固定连接,分段杆与先导杆宽度相同;驱动装置包括齿轮及齿轮驱动机构,齿轮为两个且均可转动安装在底盘上,齿轮驱动机构与齿轮连接驱动齿轮转动,转动的齿轮驱动先导杆或分段杆移动至外管外,外管及内管上配合移动的先导杆和分段杆对应设置有导出孔。本发明可增强软土中地下结构抗浮锚杆的抗浮性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岩土工程研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增加软土中抗浮力的锚杆。
背景技术
地下室承受地下水压力过大时,需要抗浮桩、或抗浮锚杆、或在地下室地面减压排水,而在软土中使用抗浮锚杆,存在锚杆注浆体和软土界面粘结弱的问题,因此需要增强软土中锚杆的抗浮性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增强软土中地下结构抗浮锚杆的抗浮性能,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增加软土中抗浮力的锚杆。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一种增加软土中抗浮力的锚杆,包含外管、内管、底盘、先导杆、分段杆成型装置及驱动装置;内管与外管同圆心设置且内管可转动安装在外管内,底盘固定设置在内管内;分段杆成型装置包括设置在底盘上的模具箱、向模具箱输送固化液的压力泵及存储固化液的贮液箱,先导杆与模具箱配合,输送至模具箱内的固化液固化后形成分段杆并与先导杆固定连接,分段杆与先导杆宽度相同;驱动装置包括齿轮及齿轮驱动机构,齿轮为两个且均可转动安装在底盘上,齿轮驱动机构与齿轮连接驱动齿轮转动,转动的齿轮驱动先导杆或分段杆移动至外管外,外管及内管上配合移动的先导杆和分段杆对应设置有导出孔。
优选地,锚杆的抗浮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开始安装时,齿轮和先导杆连接;
步骤2:设模具箱中制作N个分段杆,依时间顺序产生的分段杆编号为1,2,…,N;
步骤3:贮液箱中的固化液由压力泵注入模具箱中,然后模具箱中的固化液转变为固化的分段杆,且此分段杆编号为1,1号分段杆和先导杆固定连接;
步骤4:然后齿轮驱动先导杆由导出孔进入软土中,这时先导杆拉动固化的第1号分段杆且腾出模具箱中的空间;
步骤5:贮液箱中的固化液由压力泵注入模具箱中,然后模具箱中的固化液转变为固化的分段杆,此时模具箱中分段杆编号为i,且此模具箱中的第i号分段杆和前一个第i-1号分段杆固定连接;
步骤6:然后齿轮驱动接触的第i-1号分段杆由导出孔进入软土中,这时第i-1号分段杆拉动模具箱中的第i号分段杆、且腾出模具箱中的空间;
步骤7:重复步骤5-步骤6,直至在软土中打入指定数量的分段杆。
优选地,所述齿轮驱动先导杆或分段杆移动的方法包括:两齿轮分别安装在先导杆的两侧,两齿轮转动的同时挤压先导杆或分段杆从而带动先导杆或分段杆移动;或,先导杆两侧面分别安装有齿条,齿轮与齿条啮合,模具箱内设有将齿条固定在分段杆侧面的齿条安装装置,齿轮转动时和齿条啮合带动先导杆或分段杆移动。
优选地,所述齿条安装装置包括推动机构、齿条、贮条室、弹簧和推板;贮条室为2个且对称设置,任一贮条室内设有齿条队列,弹簧通过推板与齿条队列配合推动齿条移至贮条室的下方出口处,推动机构为两个且分别设置在每一贮条室下方,推动机构用于推动贮条室外的齿条向另一推动机构移动预设距离,移动预设距离的两齿条与模具箱及分段杆或先导杆配合形成供固化液盛放的固化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科技学院,未经浙江科技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29218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生成对抗网络的跨视角图像翻译方法
- 下一篇:散热片及其制备方法、电子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