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强化污泥曝气处理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111291836.8 | 申请日: | 2021-11-03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71682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21 |
| 发明(设计)人: | 吴橙;倪杰;吴培松;熊小龙;段洪瑞;王晨曦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飞驰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2F11/00 | 分类号: | C02F11/00 |
| 代理公司: | 青岛晓航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7370 | 代理人: | 王倩倩 |
| 地址: | 2156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强化 污泥 处理 装置 | ||
1.一种强化污泥曝气处理装置,包括箱体(1)、开合门(2)、支架(3)和风机(4),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的顶部左侧铰接有开合门(2),所述箱体(1)的顶部中心处设置有支架(3),所述支架(3)的中心处设置有风机(4);
所述箱体(1)包括排气机构(11)、转杆(12)、垂杆(13)、搅杆(14)、曝气池(15)和气管(16),所述风机(4)的底部连通有气管(16),所述转杆(12)的底部通过轴承与箱体(1)的内壁底部转动连接,所述转杆(12)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搅杆(14),所述搅杆(14)的数量有四个,四个所述搅杆(14)的底部均固定连接有垂杆(13),四个所述搅杆(14)的底部均设置有排气机构(11),所述箱体(1)的内壁底部开设有曝气池(15);
所述转杆(12)包括通气机构(121)、弯杆(122)、底杆(123)、滑槽(124)、弹簧(125)和滑块(126),所述底杆(123)与转杆(12)的左右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弹簧(125)的上端和下端分别固定连接有两个弯杆(122),且位于上端的两个弯杆(122)的顶部连接有滑块(126),位于下端的两个弯杆(122)的底部与底杆(123)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转杆(12)的左右内壁均开设有滑槽(124),所述转杆(12)的左右内壁均设置有通气机构(121);
所述通气机构(121)包括三角管(b1)和连接管(b2),所述三角管(b1)远离滑槽(124)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连接管(b2);
所述三角管(b1)分别与滑槽(124)的两侧连通,所述连接管(b2)的上下两端均贯穿转杆(12)的两侧与搅拌(14)的内部连通;
所述滑块(126)包括滚球(c1)、滑道管(c2)和圆架(c3),所述圆架(c3)与滑块(126)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圆架(c3)的内壁固定连接有滑道管(c2),所述滑道管(c2)的内部设置有滚球(c1);
所述滑道管(c2)为右高左低的设置,所述滚球(c1)与滑道管(c2)的内壁底部接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强化污泥曝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机构(11)包括圆弧杆(a1)、尖块(a2)、直角管(a3)、挡板(a4)和拉伸杆(a5),所述尖块(a2)与搅杆(14)的内壁底部固定连接,所述尖块(a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圆弧杆(a1),所述尖块(a2)的左右内壁均连通有直角管(a3),两个所述直角管(a3)的内壁底部均设置有挡板(a4),两个所述挡板(a4)的左右顶部均固定连接有拉伸杆(a5),四个所述拉伸杆(a5)远离两个挡板(a4)的一端均与直角管(a3)的左右内壁固定连接;
所述尖块(a2)的底部贯穿搅杆(14)的底部且延伸至搅杆(14)的外端,两个所述直角管(a3)的底部均与尖块(a2)的底部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强化污泥曝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挡板(a4)的外表面均与两个直角管(a3)的内壁接触,所述圆弧杆(a1)的顶部左右两端均通过两个直角管(a3)延伸至尖块(a2)的顶部外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强化污泥曝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垂杆(13)包括通孔(131)、分离块(132)和分离孔(133),所述垂杆(13)的内部开设有通孔(131),所述通孔(131)的数量有三个,三个所述通孔(131)内壁底部均固定连接有分离块(132);
三个所述分离块(132)的内部均分别开设有三个分离孔(133)。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强化污泥曝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管(16)的底部贯穿箱体(1)的顶部且延伸至箱体(1)的内部,所述气管(16)的底部通过轴承与转杆(12)的顶部转动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强化污泥曝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块(126)与滑槽(124)的内壁接触,两个所述弯杆(122)的顶部与圆架(c3)的底部外表面固定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强化污泥曝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尖块(a2)的数量有二十八个,二十八个所述尖块(a2)均分别分布在四个搅杆(14)的底部,每个所述尖块(a2)的右侧均设置有垂杆(1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飞驰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苏州飞驰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291836.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