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含高温细菌和真菌的木质纤维降解复合菌剂及其在尾菜堆肥中的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2111291428.2 | 申请日: | 2021-11-0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862195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23 |
发明(设计)人: | 沈其荣;李荣;张嘉伟;吕子健;刘东阳;刘红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N1/20 | 分类号: | C12N1/20;C12N1/14;C05F5/00;C05F17/20;C05F17/50;C12R1/845;C12R1/07 |
代理公司: | 南京天华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218 | 代理人: | 傅婷婷;徐冬涛 |
地址: | 211225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温 细菌 真菌 木质 纤维 降解 复合 及其 堆肥 中的 应用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含高温细菌和真菌的木质纤维降解复合菌剂及其在尾菜堆肥中的应用,属于生物肥料领域。所述的复合菌剂含罗伊氏短芽孢杆菌NJAU‑N20、嗜热脂肪土芽孢杆菌NJAU‑B5、芽孢杆菌NJAU‑ND8和小孢根霉菌NJAU‑F3‑2,复合菌剂由含10supgt;9/supgt;CFU/ml以上的各细菌发酵液和10supgt;9/supgt;个/ml以上真菌孢子按照体积比1:1:1:1混匀而成。相比于单菌发酵液和其他复合菌剂发酵液,本发明的复合菌剂发酵液能够有效促进秸秆降解;相比于未接种对照,接种复合菌剂能够有效促进尾菜配伍辅料混合物的好氧堆肥效率,研制的有机肥能够有效提升设施番茄的田间产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农业微生物高新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含高温细菌和真菌的木质纤维降解复合菌剂及其在尾菜堆肥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我国是世界上的农业大国,也是尾菜产生量大的国家之一,每年产生大量的尾菜。当前大部分地区仍然采取随意倾倒、填埋、堆积等不科学的方式处理尾菜,引发了一系列环境、经济和社会问题。因此,采取有效措施对尾菜等农业植物源废弃物进行资源化利用,成为当前农业可持续发展亟须解决的问题。
现阶段尾菜农业废弃物的主要利用途径有尾菜直接还田、作为原料生产沼气、精加工生产饲料和好氧发酵生产有机肥4种。直接还田操作工艺简单,但是容易造成二次污染。尾菜可以作为原料生产沼气,获取能源,但是利用尾菜产沼气所需条件苛刻,工艺复杂,形成的沼渣和沼液还需要再次处理。虽然尾菜可以被用来生产饲料,但消纳的量非常有限。好氧堆肥工艺可以通过高温发酵将尾菜等农业植物源废弃物进行无害化处理,转化为有机肥料,是尾菜高效资源化利用的最有效途径之一。
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高通量测序技术的发展,好氧堆肥过程中微生物群落演替及其对堆肥作用贡献逐渐被发现。大量的研究发现木质纤维降解微生物对于高效堆肥至关重要。因此,构建含高温细菌和真菌的木质纤维降解复合菌剂,并研究其在尾菜堆肥中的效果异常变得重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针对尾菜等农业植物源废弃物,筛选新的高效高温木质纤维降解菌剂组合,利用原位堆肥开发出堆肥复合菌剂。
本发明的目的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含高温细菌和真菌的木质纤维降解复合微生物组合,由保藏号为CGMCCNO.23067的根霉(Rhizopus sp.)NJAU-F3-2,保藏号为CGMCC NO.18020的罗伊氏短芽孢杆菌(Bacillus reuszeri)NJAU-N20、保藏号为CGMCC NO.16737的芽孢杆菌(Bacillus sp.)NJAU-ND8和保藏号为CGMCC NO.14935的嗜热脂肪土芽孢杆菌(Bacillusstearothermophilus)B5组成。
菌株NJAU-F3-2耐高温,能够在50℃高温下生长;耐盐,能够在含盐15%的培养基中生长; ITS序列构建的发育树比对分析结果表明,菌株NJAU-F3-2与小孢根霉Rhizopusmicrosporus 同源性最高,结合ITS序列构建的发育树比对分析结果和生理生化性状,将菌株NJAU-F3-2 鉴定为小孢根霉属真菌。
发明人筛选在55℃生长的高温菌株,通过断棒理论设计菌群组合32个,连同单菌共38 个处理,测定单菌或组合菌降解木质纤维的能力,获得优良的复合菌群,即含有小孢根霉 NJAU-F3-2,芽孢杆菌NJAU-N20、芽孢杆菌NJAU-ND8和芽孢杆菌B5的复合菌群。
本发明所述的微生物组合在制备木质纤维降解复合菌剂中的应用。
一种木质纤维降解复合菌剂,由浓度不低于109个/ml的所述的小孢根霉NJAU-F3-2菌液与浓度均不低于109CFU/ml的所述的芽孢杆菌NJAU-N20、所述的芽孢杆菌NJAU-ND8和所述的芽孢杆菌B5的菌液等体积比混合而成;其中各菌液的浓度相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农业大学,未经南京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29142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