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毫米波MIMO系统上行链路的波束赋形设计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1291310.X | 申请日: | 2021-11-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3726392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25 |
发明(设计)人: | 郑学东;谷晓晓;祁金燕;郑荃;张文策;鲍煦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中网卫星通信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B7/06 | 分类号: | H04B7/06;H04B7/08 |
代理公司: | 南京瑞华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68 | 代理人: | 钱丽 |
地址: | 210061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毫米波 mimo 系统 上行 波束 赋形 设计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毫米波MIMO系统上行链路的波束赋形设计方法,首先输入基站天线数目,用户数目、可重构超表面单元数目以及信道状态矩阵;其次,利用信道状态矩阵,计算使得系统频谱效率最大的被动波束赋形参数;最后,输出最佳的可重构超表面相移矩阵。本发明能够解决毫米波信道下信号易衰减的问题,适用于毫米波通信系统,该方法具有收敛速度快、系统频谱效率高等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适用于可重构超表面辅助毫米波大规模MIMO系统上行链路中被动波束赋形的设计方法,属于无线通信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手机、平板等移动设备数量的迅猛增加,人们对数据传输速率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这就促使移动通信领域发展迅速。目前,第五代移动通信系统(5G)的相关研究正在积极展开。其中,5G物理层核心技术之一为大规模MIMO。通过在基站处部署大量的天线,大规模MIMO系统可以利用额外的自由度,并行传输多个数据流,同时提高分集增益,从而可以极大的增加频谱利用率、提高传输可靠性并改善系统的能量效率。
由于需要传输的数据越来越多,在传输过程中难免会造成一些信号的损耗。为了改善接收端的接收信号,可以在基站处对信号进行预处理。在传统的大规模MIMO系统中可以使用混合波束赋形,虽然可以改善系统的性能,但是在毫米波信道中,由于信号易被遮挡,当用户到基站之间没有直达径时,系统损耗将会急剧上升。通过使用可重构超表面辅助大规模MIMO通信,将传统的模拟波束赋形放在可重构超表面处,系统的频谱效率将会大大提升。在“ZENG S, ZHANG H, DI B, et al. Reconfigurable Intelligent Surface(RIS) Assisted Wireless Coverage Extension: RIS Orientation and LocationOptimization [J]. IEEE Communications Letters, 2021, 25(1): 269-73”中,指出在可重构超表面辅助的大规模MIMO下行链路系统中,加入可重构超表面能够有效提升系统覆盖范围,证明了在大规模MIMO系统中加入可重构超表面的可行性。
然而混合波束赋形存在的挑战之一是:模拟波束赋形具有恒模约数,导致整个优化问题非凸,很难求解。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针对毫米波大规模MIMO系统中信号易被遮挡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基于毫米波MIMO系统上行链路的波束赋形设计方法,该方法适用于毫米波系统,能够有效提高系统频谱效率。
技术方案:一种基于毫米波MIMO系统上行链路的波束赋形设计方法,包含以下步骤:
步骤S1:在大规模MIMO系统的上行链路中,基站配置根天线,可重构超表面有个反射单元,可重构超表面辅助基站为个单天线用户提供服务;
步骤S2:初始化可重构超表面反射单元相位;
步骤S3:对可重构超表面的个反射单元的相位做循环;
步骤S4:计算等效信道容量对每个可重构超表面反射单元相位的偏导数,表示第个反射单元的相位,表示偏导数符号;
步骤S5:根据步骤S4计算所得偏导数,更新反射单元的相位值;
步骤S6:根据步骤S5中更新所得的反射单元相位值计算可重构超表面相移矩阵;
步骤S7:计算当前可重构超表面条件下的等效信道容量及系统频谱效率;
步骤S8:重复步骤S3-S7,直至收敛。
优选的,步骤S4中计算偏导数的具体步骤为:
步骤401:计算等效信道容量:
其中,是单位阵;表示用户到基站的信道;表示可重构超表面到基站的信道;表示可重构超表面反射单元相移矩阵;表示用户到可重构超表面的信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中网卫星通信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南京中网卫星通信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29131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