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适用于神经外科临床的颅骨破开修复辅助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11289938.6 | 申请日: | 2021-11-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4224579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20 |
发明(设计)人: | 陈涛;任旭;李云飞;杨理坤;朱洁;王玉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市太湖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F5/00 | 分类号: | A61F5/00;A61F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4008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适用于 神经外科 临床 颅骨 修复 辅助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神经外科临床的颅骨破开修复辅助装置,包括外罩,所述外罩内螺纹安装有两个螺纹杆,两个所述螺纹杆与外罩之间均通过限位机构安装有夹持板,两个所述夹持板上均固定安装有海绵板,所述外罩内通过滑动机构安装有减震板,且减震板与外罩之间滑动安装有拉杆,且拉杆与外罩之间安装有定位机构,所述减震板与外罩之间安装有多个移动机构,所述减震板上转动安装有多个海绵球。优点在于:能够与多种不同的患者进行适配,且减震效果较好,患者佩戴时的舒适度较高,并可将装置内的热量及时排出,可保持患者的头部始终干燥凉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神经外科临床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适用于神经外科临床的颅骨破开修复辅助装置。
背景技术
神经外科是主治由于外伤导致的脑部、脊髓等神经系统的疾病的科室,神经外科在对病人就那些开颅手术后,通常会使用修复辅助装置对患者的头部进行保护,以此来防止患者头部在术后康复时产生二次伤害;
现有修复辅助装置在使用时仍存在以下不足:
1、现有装置通常是适配使用,而无法适用于多种不同头部大小的患者,当不适配的患者使用时即存在着固定不牢固的问题,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2、现有装置的减震效果较差,当装置受到撞击或震动时,震动易通过装置传导至患者的头部,易对患者造成二次伤害;
3、现有装置无法进行自动散热,由于患者需要长时间的佩戴装置,患者头部产生的热量无法较快的从装置内散发出去,影响患者的佩戴舒适度;
因此亟需设计一种适用于神经外科临床的颅骨破开修复辅助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适用于神经外科临床的颅骨破开修复辅助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适用于神经外科临床的颅骨破开修复辅助装置,包括外罩,所述外罩内螺纹安装有两个螺纹杆,两个所述螺纹杆与外罩之间均通过限位机构安装有夹持板,两个所述夹持板上均固定安装有海绵板,所述外罩内通过滑动机构安装有减震板,且减震板与外罩之间滑动安装有拉杆,且拉杆与外罩之间安装有定位机构,所述减震板与外罩之间安装有多个移动机构,所述减震板上转动安装有多个海绵球;
所述外罩内固定安装有冷凝环、导气环,所述冷凝环内固定安装有多个分隔板,且每相邻两个分隔板之间均填充有冷凝液,所述冷凝环上固定安装有多个扇形板,且每个扇形板与导气环之间均固定安装有导气管,每个所述扇形板与冷凝环之间均安装有传导机构,所述外罩的外部固定安装有散热环,且散热环与冷凝环之间固定安装有多个导热杆,每个所述扇形板上均固定安装有弹性套,所述导气环与外罩之间固定安装有补气管;
所述移动机构包括固定安装在减震板与外罩上的两个减震筒,两个所述减震筒内均通过限位槽与限位块的配合滑动安装有移动板,且两个移动板之间固定安装有减震杆,两个所述移动板的上下部与相应减震筒的内壁之间均固定安装有多个减震弹簧柱、减震弹簧杆,两个所述移动板与相应减震筒之间均安装有反力结构;
所述反力结构包括固定安装在移动板上的两个橡胶球,所述减震筒的内壁上固定安装有橡胶环,且两个橡胶球均与橡胶环相贴合。
在上述的一种适用于神经外科临床的颅骨破开修复辅助装置中,所述限位机构包括固定安装在螺纹杆端部上的限位转轴,且夹持板转动安装在限位转轴上,所述夹持板与外罩之间固定安装有两个限位弹簧。
在上述的一种适用于神经外科临床的颅骨破开修复辅助装置中,所述滑动机构包括固定安装在减震板上的梯形滑块,所述外罩内开设有梯形滑槽,且梯形滑块卡合安装在梯形滑槽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市太湖医院,未经无锡市太湖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28993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