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吸附式纺织品表面的熨烫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1289127.6 | 申请日: | 2021-11-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4032665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11 |
发明(设计)人: | 李泽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泽 |
主分类号: | D06F73/00 | 分类号: | D06F7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41000 安徽省芜***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吸附 纺织品 表面 熨烫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吸附式纺织品表面的熨烫装置,涉及纺织品技术领域。该吸附式纺织品表面的熨烫装置,包括固定壳,所述固定壳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握把,所述固定壳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气管,所述气管的右端贯穿固定壳并延伸至固定壳的右侧,所述气管的左侧设置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的前端与后端分别与气管的内部、气管的后侧连通设置。该吸附式纺织品表面的熨烫装置,在蒸气快速通过第一扇叶处使会使第一扇叶进行旋转,使第一转杆带动第二转杆旋转,使第二转杆带动转盘旋转,转盘旋转会使弯杆不断抬起,使气腔的内部通过进气管进行抽气,使纺织物被吸附到固定壳的表面,使纺织品贴合到固定壳的熨烫面,达到快速熨烫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纺织品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吸附式纺织品表面的熨烫装置。
背景技术
在进行纺织品的挂烫过程中时,由于熨斗处向外喷出蒸气,同时衣服在悬挂状态下后部没有支撑,所以在进行熨烫时非常的不方便,不能将衣服贴合熨斗进行快速熨烫,并且由于纺织物处于悬挂状态容易出现褶皱,这时需要手动将褶皱拉平再熨烫非常的不方便,费时费力,所以需要一种装置可以在挂烫时便捷的对纺织品进行熨烫。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吸附式纺织品表面的熨烫装置,达到在挂烫条件下对纺织品快速便捷的熨烫。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吸附式纺织品表面的熨烫装置,包括固定壳,所述固定壳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握把,所述固定壳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气管,所述气管的右端贯穿固定壳并延伸至固定壳的右侧,所述气管的左侧设置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的前端与后端分别与气管的内部、气管的后侧连通设置,所述固定壳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排气管,所述排气管将气管的内部与固定壳的下侧进行连通,所述气管的内部设置有传导机构。
优选的,所述传导机构包括支架、第一转杆、第一扇叶、第一传动带、第二转杆、固定块、第二传动带、第三转杆、橡胶轮、吸附机构,所述支架的外壁与气管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支架的内壁与第一转杆的外壁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转杆的右端与第一扇叶的外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转杆的左侧插接在第一传动带的前侧,所述第一传动带的后侧贯穿气管并延伸至气管的后侧与固定壳的内壁后侧之间,所述第二转杆的外壁通过固定块与第一转杆的外壁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转杆的外壁与固定块的内壁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所述固定块的后侧与固定壳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转杆的中部通过第二传动带与第三转杆的外壁传动连接,所述第三转杆的左端与右端均与固定壳的内壁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所述固定壳的底部开设有开口,所述第三转杆位于开口处的外壁与橡胶轮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橡胶轮的外壁与开口的内壁滑动连接,所述吸附机构设置在橡胶轮的右侧。
优选的,所述吸附机构包括转盘、凸块、弯杆、推杆、气腔、推板、连接革、进气管、震动机构、送气管、滤网、弹簧,所述转盘的内壁与第三转杆位于固定壳下侧开口处的外壁固定连接,所述转盘的外壁左侧与橡胶轮的外壁右侧固定连接,所述转盘的右侧与固定壳的内壁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所述转盘的外壁与开口的内壁滑动连接,所述弯杆的下端铰接在固定壳的内壁下表面,所述弯杆的上端与凸块的上表面铰接,所述弯杆的上侧与推杆的下端铰接,所述推杆的上端贯穿气腔并延伸至气腔的内部与推板的下表面铰接,所述推杆的外壁通过连接革与气腔的下表面连接,所述推板的上表面与气腔的内壁上侧通过弹簧连接,所述推板的中部设置有第一单向阀,所述第一单向阀的输入侧位于下侧,所述气腔的左侧上侧与送气管的一端连通设置,所述固定壳的下侧左部开设有进气口,所述进气口的上侧通过进气管与气腔的左侧下侧连通设置,所述进气管的内壁与滤网的外壁固定连接,所述进气管的内部设置有第二单向阀,所述第二单向阀的输入侧位于下侧,所述进气管的外壁设置有震动机构。
优选的,所述震动机构包括固定架、第四转杆、拉绳、撞击球、第二扇叶,所述固定架的一侧与进气管的外壁固定连接,所述第四转杆的外壁与固定架的内壁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所述第四转杆的右端与第二扇叶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第四转杆的外壁通过拉绳与撞击球的外壁连接。
优选的,所述转盘的外壁设置有数个凹陷,所述凸块的下侧位于凹陷的内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泽,未经李泽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28912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