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铜带加工系统在审
| 申请号: | 202111287773.9 | 申请日: | 2021-11-02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101355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01 |
| 发明(设计)人: | 牛路路 | 申请(专利权)人: | 牛路路 |
| 主分类号: | B21B45/08 | 分类号: | B21B45/08;C23G3/02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461300***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加工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铜带加工系统,包括外壳,外壳上设有贯穿外壳左右端面的加工腔,加工腔的上侧面设有开口朝下的升降腔;本发明可通过铜带表面上的摩擦大小,来判断铜带表面的斑块的位置,并通过摩擦力来控制并调节酸洗泵的功率,进而调节酸液的出量,节约了酸洗过程中酸液的消耗量,降低的酸洗的成本,还通过与轧轮相接触的导热轮,将轧轮上的热量传递到外侧,使得轧轮散热,防止轧轮因为受热膨胀,而影响轧制的精度,并且通过可升降的轧轮组,使得满足不同加工厚度需求的铜带,不仅如此还明通过可移动的封闭板,来对酸液浓度进行调节,以满足不同酸洗浓度的需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铜带加工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铜带加工系统。
背景技术
铜带是一种金属元件,主要用作导电、导热、耐蚀器材,而铜带加工过程中,往往会在表面形成斑块,故铜带加工后往往需要酸洗,而现有的酸洗手段,一般都是直接将铜带浸泡在酸液中,使得酸洗时用到较大量的酸液,造成一定的浪费,同时在铜带轧制过程中,铜带上的温度会使得轧轮受热膨胀,从而影响轧制的精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铜带加工系统,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
根据本发明的一种铜带加工系统,包括外壳,所述外壳上设有贯穿所述外壳左右端面的加工腔,所述加工腔的上侧面设有开口朝下的升降腔,所述升降腔内滑动设有上轧制块,所述上轧制块的下端面设有开口朝下的上轧制安装腔,所述上轧制安装腔内设有一部分延伸到所述加工腔内的上轧轮组,所述加工腔的下侧面设有开口朝上的下轧制安装腔,所述下轧制安装腔内设有一部分延伸到所述加工腔内的下轧轮组,所述下轧制安装腔和所述上轧制安装腔内设有可对所述上轧轮组和所述下轧轮组进行散热冷却的轧轮散热机构;所述上轧制块右上侧的所述外壳内设有两个左右位置对称的蓄液腔,所述蓄液腔的顶面连接有延伸到所述外壳外侧的补液管,所述蓄液腔的下端面连接有浓度调节通道,所述浓度调节通道处设有封闭滑槽,所述封闭滑槽内设有可以调节酸液浓度的浓度调节机构;所述浓度调节通道下侧设有混合管,两个所述浓度调节通道与所述混合管同时连接,所述混合管下侧设有混合搅拌腔,所述混合搅拌腔的底面固定设有搅拌电机,所述搅拌电机的上端面驱动连接有搅拌轴,所述搅拌轴上固定设有搅拌杆,所述混合搅拌腔的底面固定设有两个左右位置对称的酸洗泵,所述酸洗泵下端面连接有酸洗软管,所述加工腔的上下侧壁设有开口朝内的摩擦力滑槽,所述摩擦力滑槽内设有可自动控制所述酸洗泵启动并调节酸液出量的酸洗调节机构。
按上述方案,所述外壳的前端面固定设有控制面板,所述升降腔的顶面安装有伸缩杆,所述上轧制块固定设置在所述伸缩杆上,该控制面板可调节上轧轮组的高度,以满足不同加工厚度需求的铜带。
按上述方案,所述轧轮散热机构包括转动设置在所述上轧制安装腔内壁上且左右位置对称的两个上导热轴,所述上导热轴上固定设有上导热轮,所述上导热轮上侧的所述上轧制安装腔内设有延伸到所述外壳外侧的上导热杆,所述上导热杆可在所述外壳和所述上轧制块内滑动,所述上导热杆的下端面固定设有上导热块,所述上导热块与所述上导热轮相接触,所述上导热轮与所述上轧轮组表面相接触,所述上导热块的上端面与所述上轧制安装腔的顶面之间固定设有导热弹簧,所述外壳外侧的所述上导热杆上固定设有上翅片,所述下轧制安装腔的内壁上转动设有两个左右位置对称下导热轴,所述下导热轴上固定设有下导热轮,所述下导热轮与所述下轧轮组的表面相接触,所述下导热轴下侧的所述外壳内设有两个与所述下导热轴位置相对且延伸到所述下轧制安装腔内的下第一导热杆,所述下第一导热杆上固定设有下导热块,所述下导热块与所述下导热轮相接触,所述下第一导热杆下侧设有延伸到所述外壳外侧的下第二导热杆,所述下第二导热杆与所述下第一导热杆相连,所述外壳外侧的所述下第二导热杆上固定设有下翅片,该轧轮散热机构可对轧轮组进行散热,防止轧轮受热膨胀,而影响轧制精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牛路路,未经牛路路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28777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