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柴油发电机组轴系对中调节系统、方法及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1286791.5 | 申请日: | 2021-11-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4012419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08 |
发明(设计)人: | 王大鹏;姜旭龙;缑智勇;倪忠强;王铁钧;孙珂;张文亨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车大连机车车辆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P19/10 | 分类号: | B23P19/10;G01B21/24 |
代理公司: | 北京连和连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8 | 代理人: | 刘小峰;杨帆 |
地址: | 116022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柴油 发电 机组 调节 系统 方法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柴油发电机组轴系对中调节系统、方法及装置。包括底座,支承机构,显示装置,位移应变器,位移测量装置;所述支承机构包括支撑台、调整组件和承托部,其中,所述支撑台安置在所述底座上,所述调整组件位于所述支撑台上,所述承托部安置在所述调整组件上;所述位移应变器安置在所述支撑台上,所述触头抵接所述承托部的底端;所述位移测量装置为四个,周向安装在柴油机曲轴输出端的高弹联轴器外壳上,并且所述位移测量装置的所述位移应变器的触头抵接发电机轴;所述显示装置连接所述信号发生器,用于显示所述信号发生器表示的位移变化。解决了现有技术的柴油发电机安装过程中轴系对中难度较高的技术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柴油发电机生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柴油发电机组轴系对中调节系统、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经济的多元化发展,柴油发电机组与各个行业领域都休戚相关,柴油发电机组由柴油机、发电机、高弹性联轴器、公共底座等部件构成,柴油机发电机安装在公共底座上,高弹性联轴器用于柴油机曲轴与发电机轴的连接,两者轴线与公共底座连接面平行,使得轴系处于水平自由状态,保证其安全稳定运行使用。为确保柴油发电机组的稳定运行,机组在安装时,柴油机曲轴与电机轴构成柴油发电机组的轴系,要求两者完全对中,若两者存在偏移或夹角,则机组运行时,对轴系将产生极大的磨损,同时对高弹性联轴器也产生损害,大大降低其使用寿命,严重影响机组运行的可靠性。
如图1所示,目前柴油发电机组的轴系对中普遍采用的方法为通过自行设计的百分表支架将百分表安装在柴油机曲轴输出端上(径向、端面各一),即支架安装在柴油机曲轴输出端上(由于高弹性联轴器与柴油机曲轴连接时是通过柴油机曲轴输出端的止口连接,待高弹性联轴器与柴油机连接后,也可将百分表支架安装在高弹性联轴器的外壳上也是常用的安装测量方式),支架上的百分表测头指在发电机轴上,通过盘车使柴油机转动一周,观测百分表分别在上、下、左、右位置时的数值。根据数值及柴油发电机组的轴系对中允许误差要求通过调整顶丝调整柴油机支承位置(J、K、M、N)、发电机支承位置(①、②、③、④)的横向、垂向位移,使得柴油机轴线A、发电机轴线B对中,即百分表数值达到允许轴系对中误差要求,如此来进行柴油发电机组的轴系对中调整。操作过程中,需多人合作,不断盘车观测百分表数值,且需不断尝试调整柴油机支承位置(J、K、M、N)、发电机支承位置(①、②、③、④)的各处横向、垂向位移,以便来观测百分表数值变化情况,摸索调整,耗时较长,人员需求较多,且一般柴油发电机组有至少8个底座,均可进行垂向和横向、纵向调整,在发现需要进行调整时,到底要调节哪个或者哪几个底座,在哪个方向上调整,是困扰调整人员的头疼问题,即使经验丰富的操作人员主持来完成此项工作时也会耗费较长时间。
综上所述,现有的轴系对中调整方法无法明确柴油发电机组轴系是否与公共底座连接面完全平行,如不完全平行,机组轴系相对公共底座处于倾斜状态,严重影响轴系的稳定运行,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虽然能测出柴油机轴、发电机轴两者的相对偏移,但无法判断调整何处顶丝来满足误差要求,需要经验丰富熟练的操作人员不断尝试;耗时较长;效率低;需要经验丰富熟练的操作人员,操作普遍性较差,需求人员较多。
基于此,现有技术仍然有待改进。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出一种柴油发电机组轴系对中调节系统、方法及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的柴油发电机安装过程中轴系对中难度较高的技术问题。
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所公开的一种用于柴油发电机组轴系对中调节的位移应变器,包括:
具有空腔的壳体,所述壳体前端开口,且开口的大小小于空腔的截面的大小;
依次安装在所述空腔内的位移应变片和弹簧,并且,所述位移应变片一侧抵接所述壳体的后端,另一侧抵接所述弹簧;
将所述位移应变片的压力信号发送出去的信号发生器;
以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车大连机车车辆有限公司,未经中车大连机车车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28679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