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最小浆体理论的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1284186.4 | 申请日: | 2021-11-01 |
公开(公告)号: | CN114105530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25 |
发明(设计)人: | 宁英杰;杨晖;陈徐东;白丽辉;赵颖超;傅永刚;龚世文;黄祎涵;陈旭光;王小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交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4B28/00 | 分类号: | C04B28/00;G16C60/00 |
代理公司: | 杭州派肯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3414 | 代理人: | 郭薇 |
地址: | 310052 浙江省杭***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最小 理论 混凝土 配合 设计 方法 | ||
1.一种基于最小浆体理论的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选择浆体和骨料,并控制所述浆体和骨料之间的表观密度的差值在预设范围内,所述浆体包括水泥、掺合料和水,所述骨料包括粗骨料和细骨料,所述细骨料包括机制砂和占所述细骨料总重12.5~50.00%的疏浚砂;
S2根据最小浆体理论,确定能够达到所述混凝土的强度等级所需的浆体体积和细骨料的体积砂率,进而确定粗骨料、细骨料、水泥、掺合料的用量和用水量;
S3将所述粗骨料、细骨料、水泥、掺合料和水按照S2的用量混合,并加入减水剂搅拌混合均匀,得到所述混凝土;
所述S1中,所述水泥的表观密度为3145kg/m³,所述掺合料的表观密度为2150kg/m³,所述粗骨料的表观密度为2638.40kg/m³,所述细骨料的表观密度为2627~2590kg/m³;
所述S2中包括,结合所述表观密度、包裹骨料的平均浆体厚度建立浆体体积计算公式的过程;
结合所述浆体体积计算公式和最小浆体理论确定最小浆体体积及其对应的细骨料体积砂率的过程;
结合所述表观密度、最小浆体体积及其对应的细骨料体积砂率确定细骨料和粗骨料的用量的骨料用量计算过程;
以及,结合最小浆体体积、粉胶比和水胶比确定水泥、掺合料和水的用量的浆体用量计算过程;其中,所述粉胶比为掺合料占浆体总重的百分比,所述水胶比为水占浆体总重的百分比;
所述包裹骨料的平均浆体厚度为20μm;
所述最小浆体体积为0.46~0.64m³,最小浆体体积对应的细骨料体积砂率为0.31~0.19;
所述细骨料的用量为299.82~557.55kg,所述粗骨料的用量为1229.08~1285.33kg;
所述混凝土的强度等级为C30~C50时,所述水胶比为0.28~0.43;
所述粉胶比为35.00;
所述减水剂占水泥总重的1.50%,且所述减水剂的固含量为1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最小浆体理论的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粗骨料的饱和面干吸水率为0.20%,所述细骨料的饱和面干吸水率为0.20~0.48%。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交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交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284186.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