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在S3D软件中建立支吊架与其生根对象关联关系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1283342.5 | 申请日: | 2021-11-01 |
公开(公告)号: | CN114117586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01 |
发明(设计)人: | 王博超;沈杰;祁涛;陆凤菊;余权舟;蔡俊旻;虞宏;徐诗渊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13 | 分类号: | G06F30/13;G06F16/25;G06T17/00 |
代理公司: | 上海精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53 | 代理人: | 赵海鹏 |
地址: | 200233***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s3d 软件 建立 吊架 与其 生根 对象 关联 关系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在S3D软件中建立支吊架与其生根对象关联关系的方法,涉及计算机辅助设计领域,其特征在于,包含如下步骤:S101,建立支吊架模型;S102,在支吊架生根点上建立Control Point点;S103,建立Control Point点与生根对象的关联关系;S104,定时交互Control Point点与生根对象属性信息;S105,建立关联关系清单。本发明将S3D中原有支吊架整体与其生根对象的关联关系深化为支吊架各生根点与各个生根对象之间的关系,并可以通过定时扫描关联关系的方式交互支吊架生根点与各个生根对象之间属性信息,为后续支吊架力学分析提供必要的设计输入。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在S3D软件中建立支吊架与其生根对象关联关系的方法。
背景技术
S3D(Smart 3D)是一款由美国Intergraph公司开发的三维工厂设计软件,在石化、能源、船舶领域被广泛使用,用户可以使用S3D软件中Hangers and Supports模块完成电厂支吊架设计,一般包括如下步骤:a)选择被支撑对象,例如一段管道、风管或桥架;b)选择生根对象,例如预埋件、钢覆面、钢梁或其它支吊架零部件等;c)选择支吊架形式;d)确定支吊架在被支撑对象上的具体位置;根据Hangers and Supports模块中支吊架放置方法不同,上述4步骤的顺序可以调换,但都需要在正式放置支吊架之前由用户分别进行确认;支吊架放置完成后,支吊架与被支撑对象、生根对象之间的关联关系自动存储在支吊架属性面板的Relationships标签页下;
Control Point在S3D中代表三维空间中的一个点,必须依附于父级对象才能够存在。Control Point具有三维空间坐标,可以自定义属性,在S3D中用作图纸标签、尺寸标注、管线分割和模型注释等用途;
经过工程实践,使用Hangers and Supports模块进行电厂支吊架建模存在如下问题:
1)无法获取支吊架与生根对象接触面中心点位置,该中心点又称生根点,其位置信息是支吊架分析计算的输入项之一;
2)当支吊架存在多个生根对象时,只能记录支吊架整体与生根对象的关联关系,无法明确每个生根点与生根对象之间的关联关系,无法将生根对象编号、类型、材料等信息加载到生根点上,这些信息同样是支吊架分析计算的输入项;
3)按照原有建模操作流程,如需建立支吊架与其生根对象关联关系,必须先选择生根对象,后放置支吊架模型。然而,当支吊架生根在预埋件上时,预埋件的定位需要根据支吊架在墙面上的生根位置确定,即需要先放置支吊架模型,再选择生根对象。这带来了操作逻辑上的矛盾。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S3D软件中建立支吊架与其生根对象关联关系的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因建模精细度不足导致无法为下游支吊架分析计算提供必要输入项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在S3D软件中建立支吊架与其生根对象关联关系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01,按S3D原有步骤建立支吊架模型,当生根对象是预埋件时,选择预埋件所在墙体作为生根对象;
S102,根据支吊架类型不同,通过不同方式在支吊架生根点上建立Control Point点;
其中,支吊架包含Design Support和Assembly Support两种不同类型,DesignSupport可在支吊架搭建完成后由用户手动将Control Point点放置到支吊架生根点上;
Assembly Support可以通过二次开发修改其构建程序,在Assembly Support模型生成时自动将Control Point点添加到支吊架生根点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28334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半导体结构及其制备方法、三维存储器
- 下一篇:智能物联网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