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压铸件夹持定位装置及压铸件的加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1282832.3 | 申请日: | 2021-11-01 |
公开(公告)号: | CN114029759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11 |
发明(设计)人: | 章永涛;叶良营;卢寿超;魏阳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省华银铝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Q3/06 | 分类号: | B23Q3/06 |
代理公司: | 福州市博深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14 | 代理人: | 谢子能 |
地址: | 353000 ***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压铸 夹持 定位 装置 加工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压铸件夹持定位装置及压铸件的加工方法,包括至少两个限位台和至少两个夹持机构;所述限位台的顶部在X轴方向上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与压铸件的通孔相匹配的限位凸起,所述限位台在X轴方向上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与压铸件相匹配的凹槽;所述夹持机构的固定端设置于所述限位台下方,且所述夹持机构的活动端穿过所述限位台设置,使压铸件被夹持于所述夹持机构的活动端与所述限位台之间;所述限位台上开设有用于使加工机构在压铸件上定位的定位孔。本发明通过X轴、Y轴和Z轴方向上的同步限位,提高压铸件的定位效率和加工效率以及产品良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压铸件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压铸件夹持定位装置及压铸件的加工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在压铸件加工技术领域中,部分压铸件压铸成型后,还需要进行后续打磨或打孔。现有的压铸件加工前一般采用人工手动定位配合夹持机构夹持的方式进行固定。该压铸件固定方法一般每次仅能够对一个压铸件进行加工,导致加工效率较低,且定位精度不足,导致产品良率下降。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压铸件夹持定位装置及压铸件的加工方法,提高压铸件加工效率的同时提高产品良率。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压铸件夹持定位装置,包括至少两个限位台和至少两个夹持机构;
所述限位台的顶部在X轴方向上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与压铸件的通孔相匹配的限位凸起,所述限位台在X轴方向上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与压铸件相匹配的凹槽;
所述夹持机构的固定端设置于所述限位台下方,且所述夹持机构的活动端穿过所述限位台设置,使压铸件被夹持于所述夹持机构的活动端与所述限位台之间;
所述限位台上开设有用于使加工机构在压铸件上定位的定位孔。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另一个技术方案为:
一种压铸件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压铸件正面朝上并放置于限位台上,并使限位台的限位凸起嵌入压铸件的通孔内;
S2:将夹持机构的压板放置于压铸件上,并启动夹持机构,使夹持机构对压铸件进行固定后穿过定位孔对压铸件进行加工;
S3:将压铸件正面的残留物吹走,取下压板,压铸件反面朝上地放置于限位台上,并使限位台的限位凸起嵌入压铸件的通孔内,在压铸件上的四个角加工各加工一个暗孔。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设置多个限位台和多个夹持机构,以同时对多个压铸件进行加工,提高加工效率,通过在限位台上设置限位凸起和凹槽,用于对压铸件快速定位,相比于现有的定位方式而言,本发明中定位装置与压铸件的匹配度更高,定位效率更高,并且限位台上设置有用于对加工机构定位的定位孔以及通过夹持机构对定位完成后的压铸件进行位置固定,确保加工机构能够在压铸件指定位置上准确进行稳定加工,提高产品良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中压铸件夹持定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左视图;
图3为本发明中压铸件夹持定位装置的俯视图;
图4为本发明中压铸件的反面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中压铸件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中压板的结构示意图。
标号说明:
1、压铸件;10、凸柱;11、通孔;12、暗孔;
2、限位台;21、限位凸起;22、定位孔;221、圆孔;222、螺纹孔;23、凹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省华银铝业有限公司,未经福建省华银铝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28283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