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陡边坡治理生态绿化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111281732.9 | 申请日: | 2021-11-01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875347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04 |
| 发明(设计)人: | 闫洋洋;王玉宽;徐佩;严坤;刘勤;逯亚峰;李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A01B79/02 | 分类号: | A01B79/02;A01G9/02 |
| 代理公司: | 重庆智诚达邦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89 | 代理人: | 贺春林 |
| 地址: | 610041 ***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陡边坡 治理 生态 绿化 方法 | ||
1.一种高陡边坡治理生态绿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绿化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在高陡边坡的岩坡(1)上安装修复网(2);
S2:在修复网(2)与岩坡(1)之间设置种植盒(4),所述种植盒(4)倾斜设置,种植盒(4)开口端的一侧固定在修复网(2)上另一侧与岩坡(1)接触;
S3:将准备的草种置于种植盒(4)内,并沿岩坡(1)挥洒泥土使土壤落入种植盒(4)内壁以及种植盒(4)与岩坡(1)之间的间隙中;
S4:使用植物制作保水层,并将制作的草绳任意铺设于修复网(2)与岩坡(1)之间;
S5:对岩坡1进行雾化浇灌使种植盒(4)可收集水分用于草种萌发,同时雾化的浇灌可避免种植盒(4)与岩坡(1)之间的缝隙内的土壤大量流失。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高陡边坡治理生态绿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2中种植盒(4)成排设置,且相邻两排的种植盒(4)错位分布。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高陡边坡治理生态绿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4中保水层为黑麦草、狗牙根、牛筋草制作而成的草绳。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高陡边坡治理生态绿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种植盒内种植藤本科攀援植物草种。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一种高陡边坡治理生态绿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修复网(2)上设有固定锥(3),所述修复网(2)通过固定锥(3)固定于岩坡(1)上,所述修复网(2)由纵横交错的网绳构成,所述修复网(2)上安装有若干种植盒(4),所述种植盒(4)包括一体成型的盒体(41)和接触板(42),所述盒体(41)上开设有下卡槽(44),所述接触板(42)上开设有上卡槽(43),上卡槽(43)与下卡槽(44)均与构成修复网的网绳相匹配,所述种植盒(4)位于修复网(2)与岩坡(1)之间,所述种植盒(4)的下卡槽(44)卡设于修复网(2)的网绳上、接触板(42)与岩坡(1)接触,所述盒体(41)上开设有第一预留槽(45)。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一种高陡边坡治理生态绿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触板(42)上开设有第二预留槽(46)。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一种高陡边坡治理生态绿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盒体(41)上一体成型有截片(47)。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一种高陡边坡治理生态绿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锥(3)包括一体成型的基杆(31)和固定座(33),所述固定座(33)上设有螺柱(34),所述螺柱(34)上开设有十字槽(35),所述螺柱(34)上螺纹连接有固定帽(36)。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一种高陡边坡治理生态绿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杆(31)的一端设有十字破土锥(32),所述十字破土锥(32)上设有防脱齿(321)。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一种高陡边坡治理生态绿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十字破土锥(32)与基杆(31)的连接处一体成型有导向锥(37)。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281732.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半自动针管针尖加工设备
- 下一篇:一种基于集成式LED显示屏的控制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