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数据-物理特征联合驱动的海量电力用户聚类算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1281280.4 | 申请日: | 2021-11-01 |
公开(公告)号: | CN114357261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15 |
发明(设计)人: | 钱斌;程韧俐;周密;祝宇翔;李富盛;史军;肖勇;刘傲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供电局有限公司;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6/906 | 分类号: | G06F16/906;G06Q10/06;G06Q50/06 |
代理公司: | 湖北武汉永嘉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2102 | 代理人: | 张惠玲 |
地址: | 518010 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数据 物理 特征 联合 驱动 海量 电力 用户 算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数据‑物理特征联合驱动的海量电力用户聚类算法,包括以下步骤:S1、单用户日典型负荷曲线聚类;S2、标幺化用户日典型负荷数据,计算用户日典型负荷的标幺值;S3、多用户日典型负荷曲线聚类;S4、自动迭代,寻找满足轮廓系数与行业集中度标准的聚类数目;S5、输出最佳聚类数目对应的用户聚类结果。本发明基于用电信息采集系统中积累的海量用户历史用电数据,挖掘并掌握各行业和用户的生产特点和用电需求,不仅能够提高电网公司负荷预测精度和调度管理水平,而且也能够为电价制定、经济调度、需求响应等提供精准的数据支撑和决策依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海量电力用户聚类算法,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基于数据-物理特征联合驱动的海量电力用户聚类算法。
背景技术
基于用电信息采集系统中积累的海量用户历史用电数据,挖掘并掌握各行业和用户的生产特点和用电需求,不仅能够提高电网公司负荷预测精度和调度管理水平,而且也能够为电价制定、经济调度、需求响应等提供精准的数据支撑和决策依据。
由于用户的海量性,用户聚类是用户的分析和挖掘的先决条件和关键影响因素。用户聚类方法分为两类:一类是直接基于用户行业属性进行聚类的方法,这类方法简单直观,物理意义强,但由于用户所属行业属性常有错漏,且相同行业内亦有生产特性不尽相同的细分子行业,使得聚类的结果在用电特性上并不统一;而基于负荷特性的用户聚类方法,虽然能够保证聚类结果类内负荷特性的一致性,却缺乏对负荷特性一致性的物理解释。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基于数据-物理特征联合驱动的海量电力用户聚类算法,其不仅能够提高电网公司负荷预测精度和调度管理水平,而且也能够为电价制定、经济调度、需求响应等提供精准的数据支撑和决策依据。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构造一种基于数据-物理特征联合驱动的海量电力用户聚类算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单用户日典型负荷曲线聚类;
S2、标幺化用户日典型负荷数据,计算用户日典型负荷的标幺值;
S3、多用户日典型负荷曲线聚类;
S4、自动迭代,寻找满足轮廓系数与行业集中度标准的聚类数目;
S5、输出最佳聚类数目对应的用户聚类结果。
按上述方案,步骤S1中,所述单用户日典型负荷曲线聚类,即采用层次聚类法对用户日典型负荷曲线进行聚类,通过包含最多日负荷曲线的类别计算出用户典型日负荷曲线。
按上述方案,所述层次聚类方法具体为:采用自上而下的方式,先将所有样本的每个点都看成一个簇,然后找出距离最小的两个簇进行合并,不断重复到预期簇,所述层次聚类方法的代表算法有:AGNES, Agglomerative Nesting。
按上述方案,所述步骤S3中,选定聚类类别数目的取值范围为N/2到 2N,利用所述层次聚类法进行多用户日典型负荷曲线聚类,同时计算不同聚类数目下的每个类别的轮廓系数以及行业集中度。
按上述方案,所述轮廓系数的具体计算方法如下:
S101、计算样本i到同簇其他样本的平均距离ai,ai越小,说明样本i 越应该被聚类到该簇,将ai称为样本i的簇内不相似度,簇C中所有样本的a i均值称为簇C的簇不相似度;
S102、计算样本i到其他某簇Cj的所有样本的平均距离bij,称为样本 i与簇Cj的不相似度,定义为样本i的簇间不相似度:
bi=min{bi1,bi2,...,bik}
bi越大,说明样本i越不属于其他簇;
S103、根据样本i的簇内不相似度a i和簇间不相似度b i,定义样本i 的轮廓系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供电局有限公司;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深圳供电局有限公司;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28128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