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面料前处理设备的液碱退浆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2111281247.1 | 申请日: | 2021-11-0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897773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07 |
发明(设计)人: | 任伟荣;陆建红;姚栋平;许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吴江德伊时装面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6L1/14 | 分类号: | D06L1/14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曹毅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州市吴***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面料 处理 设备 退浆 工艺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面料前处理设备的液碱退浆工艺,其处方和条件如下所示:液碱30‑50g/L、退浆剂5‑10g/L、除油剂2‑5g/L、螯合分散剂3‑6g/L、月桂酰二乙醇胺1‑4g/L、N、N-双羟乙基十二烷基酰胺2‑4g/L、N‑十二烷基‑B‑氨基丙酸3‑5g/L、聚环氧琥珀酸盐2‑6g/L、脂肪酸甲酯乙氧基化物磺酸盐2‑5g/L、聚天冬氨酸和烯丙基磺酸钠的共聚物3‑7g/L、乳化剂1‑3g/L、渗透剂1‑3g/L;该工艺的处理温度为40‑60℃。该液碱退浆工艺避免了设备碱垢的生成、以及碱垢会对织物刮伤、刮毛的情况,使得设备易于清洗,提高了工作效率和产品质量,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织物印染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面料前处理设备的液碱退浆工艺。
背景技术
上浆处理工艺是纺织加工过程中不可缺少的工序,通常使用浆料如PA、PAC、PVC等类型的化学浆料对面料进行处理,以增加布料韧性和光泽,其直接影响织造效率的高低和产品质量的优劣。然而,由于这些浆料在印染时会增加染化药品的消耗,并且影响印染效果,因此当面料在进行印染前,均需经过退浆工艺进行处理。
退浆常用方法包括碱退浆、酶退浆、酸退浆和氧化退浆,其中,酸退浆和氧化退浆易损伤纤维,安全性能相对较差,对纺织材料本身容易造成破坏;碱退浆的效率相对较低;酶退浆无法除去纺织材料的杂质,均存在一定缺陷。然而,在工业上,使用最多的还是液碱退浆工艺。目前,液碱退浆工艺最大的问题是,工作一段时间后在设备上形成碱垢,碱垢会对织物刮伤、刮毛的情况,且不易清除,10天要清除一次,每清洗一次需要6-8小时,极大影响了工作效率,增加了水的消耗以及废水的排放。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以上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面料前处理设备的液碱退浆工艺。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面料前处理设备的液碱退浆工艺,所述液碱退浆工艺的处方和条件如下所示:
液碱30-50g/L、退浆剂5-10g/L、除油剂2-5g/L、螯合分散剂3-6g/L、月桂酰二乙醇胺1-4g/L、N、N-双羟乙基十二烷基酰胺2-4g/L、N-十二烷基-B-氨基丙酸3-5g/L、聚环氧琥珀酸盐2-6g/L、脂肪酸甲酯乙氧基化物磺酸盐2-5g/L、聚天冬氨酸和烯丙基磺酸钠的共聚物3-7g/L、乳化剂1-3g/L、渗透剂1-3g/L;
所述液碱退浆工艺的处理温度为40-60℃。
进一步的,所述液碱退浆工艺的处方和条件如下所示:液碱40g/L、退浆剂8g/L、除油剂3.5g/L、螯合分散剂5g/L、月桂酰二乙醇胺2.5g/L、N、N-双羟乙基十二烷基酰胺3g/L、N-十二烷基-B-氨基丙酸4g/L、聚环氧琥珀酸盐4g/L、脂肪酸甲酯乙氧基化物磺酸盐3g/L、聚天冬氨酸和烯丙基磺酸钠的共聚物5g/L、乳化剂2g/L、渗透剂2g/L;
所述液碱退浆工艺的处理温度为50℃。
进一步的,所述乳化剂为山梨醇酐单油酸酯、十二烷基苯磺酸钠、N-十二烷基二甲胺的一种或几种组合。
进一步的,所述渗透剂为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琥珀酸烷基酯磺酸钠或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的一种或几种组合。
进一步的,聚天冬氨酸和烯丙基磺酸钠共聚物的制备方法如下所示:
将聚天冬氨酸、去离子水和烯丙基磺酸钠依次加入反应釜内,再加入氢氧化钠、过硫酸铵和亚硫酸氢钠,搅拌均匀反应,制得聚天冬氨酸和烯丙基磺酸钠共聚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吴江德伊时装面料有限公司,未经吴江德伊时装面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28124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