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金属零件再制造用喷涂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1281246.7 | 申请日: | 2021-11-0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69512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26 |
发明(设计)人: | 杨慎杰;尤彦一;卢国元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兴原再生资源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5B13/02 | 分类号: | B05B13/02;B05B14/00;B05B15/00 |
代理公司: | 成都行之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0 | 代理人: | 唐邦英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金属 零件 制造 喷涂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零件回用再造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金属零件再制造用喷涂装置,包括收集槽、支撑机构、升降机构、喷涂机构和涂料存储腔;所述收集槽为顶部开口结构,所述收集槽的顶部设置有用于支承板状零件的支承凸起,使用时板状零件呈倾斜设置,所述板状零件的低端置于收集槽内;所述支撑机构设置在收集槽上,所述支撑机构与支承凸起相对设置,所述支撑机构用于支承板状零件的低端;所述升降机构用于支承板状零件的高端;所述喷涂机构上设置有与板状零件的上端面和两个侧壁相配合的喷射孔、匀化机构,所述喷涂机构上在喷射孔下方设置有收集腔。本发明解决了现有喷涂装置不易实现喷涂均匀性和涂料回收利用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零件回用再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金属零件再制造用喷涂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降低成本,避免资源浪费,对现有的零件进行回用再造是目前的主流趋势。回用再造技术包括:1)进行机械加工,使零部件恢复正常的尺寸和机械配合特性。2)利用堆焊、化学镀和喷涂电镀等方法对缺陷部位进行增补修复,或采用胀大、缩小等压力加工方法使零部件恢复其应有的几何尺寸和表面状态。3)对零部件进行翻新再制造,翻新包括喷涂工艺技术。
对于一些轴类零件,在使用过程中容易导致疲劳开裂,由于使用环境的相对固定,使得疲劳开裂的位置较为统一,主要表现为外壁沿着周向开裂,回用再造的工艺主要包括以下步骤:先进沿着裂纹进行凿槽处理,使得轴类零件外壁形成规则的环形槽,然后再采用焊接技术对环形槽进行焊接,最后进行抛光打磨,必要时进行喷涂处理。
喷涂装置的技术难点在于喷涂的均匀性以及涂料的回收利用。对于板材的喷涂,主要采用三面喷涂法,即具有六面结构的板材先喷涂三面后进行烘干,再喷涂另外三面进行烘干处理。
现有的喷涂装置是通过板材的两个侧壁实现平放,然后采用喷嘴对板材的顶面和剩余两个未被夹持的侧面进行喷涂处理,平放喷涂不利于实现喷涂的均匀性,且不利于涂料回收利用处理。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金属零件再制造用喷涂装置,解决现有喷涂装置不易实现喷涂均匀性和涂料回收利用的问题。
本发明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金属零件再制造用喷涂装置,包括收集槽、支撑机构、升降机构、喷涂机构和涂料存储腔;
所述收集槽为顶部开口结构,所述收集槽的顶部设置有用于支承板状零件的支承凸起,使用时板状零件呈倾斜设置,所述板状零件的低端置于收集槽内;
所述支撑机构设置在收集槽上,所述支撑机构与支承凸起相对设置,所述支撑机构用于支承板状零件的低端;
所述升降机构用于支承板状零件的高端;
所述喷涂机构包括伸缩件、导向环、喷淋腔和收集腔;所述伸缩件包括伸缩杆,所述导向环固定在伸缩杆外侧,所述导向环为中空结构,所述导向环的中空部分为储液腔,所述储液腔通过导料管与涂料存储腔连通,所述喷淋腔设置在导向环的一端且与储液腔连通,所述喷淋腔为U形结构,喷涂时所述U形结构的底部平行设置在板状零件的上端面,所述U形结构的两个侧壁分别平行设置在板状零件的两个侧壁外侧,所述喷淋腔上设置有与板状零件的上端面和两个侧壁相配合的喷射孔,所述喷淋腔上在喷射孔的后端设置有用于匀化涂料的匀化机构,所述U形结构的侧壁上在喷射孔下方设置有收集腔。
本发明所述导向环内壁与伸缩杆之间可以通过多个连杆连接,所述伸缩杆可以为液压缸或气缸,所述导料管上配合设置有控制阀,所述喷射孔的后端是相对于喷涂时喷涂机构移动方向而言。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如下:
先安装板状零件:将板状零件倾斜放置在支承凸起上,使板状零件的低端置于收集槽内,且板状零件的低端放置在支撑机构上,升高升降机构,使升降机构的顶部与板状零件的下端面接触并实现对板状零件的支撑,通过升降机构、支承凸起和支撑机构实现对板状零件的固定,安装板状安装时可以采用人工辅助或机械手辅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兴原再生资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成都兴原再生资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28124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