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矢量道路数据变化信息识别与提取方法和装置在审
| 申请号: | 202111281235.9 | 申请日: | 2021-11-01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902034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07 |
| 发明(设计)人: | 王帅;王厚之;李海亭;郭明武;刘剑;王诗云;李博闻;段梦梦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市测绘研究院 |
| 主分类号: | G06K9/62 | 分类号: | G06K9/62;G06F40/295 |
| 代理公司: | 北京化育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833 | 代理人: | 闫露露 |
| 地址: | 43000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矢量 道路 数据 变化 信息 识别 提取 方法 装置 | ||
1.一种矢量道路数据变化信息识别与提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S1、确定源匹配集、以及目标匹配集,其中,源匹配集和目标匹配集中均包括多条道路网数据;
S2、将源匹配集中包括各项道路网数据作为匹配对象,并利用空间格网索引技术和近似缓冲区叠加算法,从目标匹配集中筛选出与匹配对象相对应的被匹配对象;
S3、确定相似性度量指标,相似性度量指标包括长度、角度以及空间距离中的至少一种几何指标;
S4、基于相似性度量指标,结合几何特征相似度、以及空间场景结构相似度度量方式,确定匹配对象与被匹配对象之间的匹配关系。
2.根据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确定源匹配集、以及目标匹配集,包括:
S11、获取道路网数据源;道路网数据源包括用于确定源匹配集的第一数据源、以及用于确定目标匹配集的第二数据源;
S12、根据预设的预处理方式,分别对第一数据源和第二数据源进行处理,以将第一数据源转化为相应的源匹配集,以及将第二数据源转化为相应的目标匹配集;预处理方式包括等距离插值加密操作、道路stroke迭代连接操作以及数据的空间索引建立操作中的至少一种。
3.根据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4中,基于相似性度量指标,结合几何特征相似度、以及空间场景结构相似度度量方式,确定匹配对象与被匹配对象之间的匹配关系,包括:
S41、将匹配对象与被匹配对象进行初匹配,且,初匹配过程中,基于相似性度量指标,计算匹配对象与被匹配对象之间的几何特征相似度;
S42、基于计算得到的几何特征相似度,从各个匹配对中,筛选出几何特征不匹配的特征不匹配对;
S43、对特征不匹配对中包括的目标匹配对象、以及目标被匹配对象,进行再次匹配,且,再次匹配过程中,进行空间场景结构相似度的计算;
S44、基于得到的空间场景结构相似度,确定目标匹配对象、以及目标被匹配对象之间的匹配关系。
4.根据权利要求3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41中,基于相似性度量指标,计算匹配对象与被匹配对象之间的几何特征相似度,包括:
S411、通过下述的公式(1),计算匹配对象与被匹配对象之间的空间距离:
其中,MHD(pA,pB)为求得的空间距离;h(pA,pB)表示点集合pA中任意一点到点集合pB相连的欧式距离最小值的之和的平均值;h(pB,pA)表示点集合pB中任意一点到点集合pA相连的欧式距离最小值的之和的平均值;||pai-pbj||为点pai到点pbj的欧氏距离;pai为包含在点集合pA中的一个目标点,pbj为包含在点集合pB中的一个目标点;
S412、根据下述的公式(2),计算匹配对象与被匹配对象之间的几何特征相似度:
其中,s1表示匹配对象,s2表示被匹配对象;ω1、ω2和ω3表示权重参数,且均为正数,ω1+ω2+ω3=1;LR(s1,s2)表示s1与s2之间的长度比值;AT表示预设的夹角阈值,A(s1,s2)表示s1与s2之间的夹角;HT表示预设的距离阈值,H(s1,s2)表示基于公式(1)求得的空间距离;SI(s1,s2)表示所得的几何特征相似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市测绘研究院,未经武汉市测绘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281235.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机器人上下料混凝土抗压试验系统
- 下一篇:面料前处理设备的液碱退浆工艺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