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水下机械臂控制方法及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111279583.2 | 申请日: | 2021-10-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3878583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23 |
发明(设计)人: | 任善彬;段德荣;王旭;程钰珺;张辉;杨学锋;高常青 | 申请(专利权)人: | 济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B25J9/16 | 分类号: | B25J9/16;B25J18/00 |
代理公司: | 济南圣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21 | 代理人: | 赵敏玲 |
地址: | 250022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下 机械 控制 方法 系统 | ||
1.一种水下机械臂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建立水下机械臂的运动学模型;
步骤2:对水下机械臂的受力状况进行分析,得到各个力的值;
步骤2中基于微元法和Morison公式对水下机械臂的单个连杆进行了受力分析;
在恒流环境下,处于静止状态的水下机械臂的主要受水阻力,重力,浮力;
水阻力计算公式为:
式中,
在连杆重心和浮心重合的情况下,水下机械臂的等效重力计算公式为:
其中,
步骤3:对机械臂结构进行静力学分析,得到不同角度下水下机械臂末端的变形量;
步骤4:将所得的水下机械臂末端变形量数据进行曲线拟合,得到有关于关节角度与水下机械臂末端偏移量的函数方程;
步骤5:将所述的函数方程加入到水下机械臂运动学模型中,达到修正水下机械臂运动学模型的目的;
步骤6:通过修正后的正运动学模型进行轨迹规划,根据曲线特点以及实际工作要求选取N个末端位置坐标Pi(
步骤7:将获取的N个点通过修正后的逆运动学模型进行运动学反解的计算;得到每一个轨迹坐标点对应的驱动关节所对应的角度值
步骤8:将得到的角度值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下机械臂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运用D-H法建立水下机械臂的运动学模型。
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下机械臂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利用StaticStructural模块完成机械臂的静力学分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济南大学,未经济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279583.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