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繁殖与茎连体的山药豆生根山药种苗技术在审
| 申请号: | 202111279294.2 | 申请日: | 2021-11-01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85408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31 |
| 发明(设计)人: | 李启山;李容毅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启山;李容毅 |
| 主分类号: | A01G22/25 | 分类号: | A01G22/25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101500 北京市密***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繁殖 连体 山药 生根 种苗 技术 | ||
本发明在种植山药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繁殖与茎连体的山药豆生根山药种苗技术。其特征在于:用保鲜膜拖起含有一定水分的基质将山药茎与山药豆这个位置一起包裹起来,经过一段时间,与山药茎连体的山药豆上面要生出毛根,随后切断山药豆下面的茎,用此作为山药种苗,种植时,将种苗山药豆部分埋入种植穴内进行种植,由此所提供的繁殖与茎连体的山药豆生根山药种苗技术。其创新性在于:对于山药这种属于由薯果生根和茎叶吸收养分的植物,以改变现有技术中常规的利用茎生根繁殖秧苗的方法,使与山药茎连体的山药豆上面生出毛根繁殖种苗,用于种植,大大降低了种植山药所需母种的成本以及风险和所需要的人力物力,弥补了现有技术的不足。
技术领域
本发明在种植山药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繁殖与茎连体的山药豆生根山药种苗技术。
背景技术
山药(薯蓣)属于由薯果生根和茎叶吸收养分的植物,所以,按照现有技术常规的利用纯粹的茎生根繁殖秧苗的方法,所培植出来的山药苗,当年长不出薯果。本发明人,在研究当年收获山药种苗方面,则在保湿的条件下,利用与山药茎连体的山药豆使之上面生根繁殖种苗获得了成功,以提供一种繁殖与山茎连体的山药豆生根山药种苗技术,在此提出专利申请。
发明内容
本发明公开的一种繁殖与茎连体的山药豆生根山药种苗技术,其目的:山药属于由薯果生根和茎叶吸收养分的植物,对于长出山药豆的茎,使之保留两个以下山药豆,随后切断山药豆下面茎的部分韧皮,用保鲜膜拖起含有一定水分的基质,将山药茎与山药豆一起包裹起来,经过一段时间,与山药连体的山药豆上面要生出毛根,或将切断山药茎部分韧皮的茎连体的山药豆一起埋在营养杯的基质内使药豆上面生出毛根,最终切断山药豆下面的茎,用与茎连体生出根山药豆与茎叶一起作为山药种苗,放入保鲜库内低温积蓄根部养分,种植时,去除保鲜膜,保留生根健壮的山药豆,将种苗的山药豆部分埋入种植穴内进行种植,提供这一特征的繁殖与茎连体的山药豆生根山药种苗技术。
本发明公开的一种繁殖与茎连体的山药豆生根山药种苗技术,其创新性在于:对于山药这种属于由薯果生根和茎叶吸收养分的植物,以改变现有技术中常规的利用茎生根繁殖秧苗的方法,使与山药茎连体的山药豆上面生出毛根繁殖种苗,用于种植,大大降低了种植山药所需母种的成本以及风险和所需要的人力物力,弥补了现有技术的不足。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发明公开的一种繁殖与茎连体的山药豆生根山药种苗技术实施例涉及到的山药种苗繁殖在山药藤茎上位置示意图;
附图2为附图1的K部放大表示繁殖与茎连体的山药豆生根山药种苗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见附图1、2,本发明公开的一种与茎连体的山药豆生根繁殖山药种苗技术,其特征在于:山药属于由薯果生根和茎叶吸收养分的植物,对于长出山药豆的茎A2,使之保留两个以下山药豆A1,随后切断山药豆下面茎的部分韧皮,用保鲜膜A4拖起含有一定水分的基质A5,将山药茎与山药豆一起包裹起来,经过一段时间,与山药连体的山药豆A1上面要生出毛根A3,或将切断山药茎部分韧皮的茎连体的山药豆一起埋在营养杯的基质内使药豆上面生出毛根,最终切断山药豆A1下面的茎,用与茎A2连体生出根山药豆A1与茎叶一起作为山药种苗A,放入保鲜库内低温积蓄根部养分,种植时,去除保鲜膜A4,保留生根健壮的山药豆,将种苗A的山药豆A1部分埋入种植穴内进行种植,由此所提供的繁殖与茎连体的山药豆生根山药种苗技术。
本发明公开的一种繁殖与茎连体的山药豆生根山药种苗技术,其创新性在于:对于山药这种属于由薯果生根和茎叶吸收养分的植物,以改变现有技术中常规的利用茎生根繁殖秧苗的方法,使与山药茎连体的山药豆上面生出毛根繁殖种苗,用于种植,大大降低了种植山药所需母种的成本以及风险和所需要的人力物力,弥补了现有技术的不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启山;李容毅,未经李启山;李容毅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27929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