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盾构对接方法及其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2111279292.3 | 申请日: | 2021-10-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4060044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18 |
发明(设计)人: | 曾晖;胡俊;任军昊;姚帆;莫焱皓;谢昌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五邑大学 |
主分类号: | E21D9/06 | 分类号: | E21D9/06;E21D11/38;E21D11/18;E21D11/10;E02D5/18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麦铭锋 |
地址: | 52900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盾构 对接 方法 及其 设备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盾构对接方法及其设备,所述方法包括:构建厚度为3.2米的C15素混凝土地连墙;控制两台盾构机相向运动并且使得两台所述盾构机的掘进切口进入所述C15素混凝土地连墙内0.2米;在所述盾构机的盾壳外做止水处理;当止水情况符合预设建设要求,控制两台所述盾构机掘进,直至两台所述盾构机对接成功。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使得地层加固的过程更加容易实现,提高施工效率,缩短了隧道施工的工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隧道施工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盾构对接方法及其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利用盾构法修建城市地铁隧道的建设进行得如火如荼;其中,埋深大且距离长的盾构隧道施工多采用盾构对接技术;盾构对接因施工工期短,对地面建筑物影响较小,在工程中也越来越受到青睐。
盾构对接是指两台盾构机在地层中相向掘进至对接地点,在地中进行对接以完成整条隧道的施工;盾构对接技术在施工过程中的重难点即两台盾构机在对接过程中止水加固以及地层失稳的问题。
传统的盾构对接主要分为土木式对接和机械式对接法两种,其中土木式对接法较为常用。土木式对接法是通过对接地点将地层进行加固处理,达到止水和防止地层失稳的效果,然后完成盾构拆卸并施作隧道衬砌,常规的加固方法有地面地层加固法,但是地面地层加固不容易实施和控制。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本发明提出一种盾构对接方法,使得地层加固的过程更加容易实现,提高施工效率,缩短了隧道施工的工期。
本发明还提出一种应用上述盾构对接方法的盾构对接设备。
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实施例的盾构对接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构建厚度为3.2米的C15素混凝土地连墙;
控制两台盾构机相向运动并且使得两台所述盾构机的掘进切口进入所述C15素混凝土地连墙内0.2米;
在所述盾构机的盾壳外做止水处理;
当止水情况符合预设建设要求,控制两台所述盾构机掘进,直至两台所述盾构机对接成功。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盾构对接方法,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首先构建厚度为3.2米的C15素混凝土地连墙;接着控制两台盾构机相向运动并且使得两台盾构机的掘进切口进入C15素混凝土地连墙内0.2米;接着在盾构机的盾壳外做止水处理;最后当止水情况符合预设建设要求,就会继续控制两台盾构机掘进,直至两台盾构机对接成功。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使得地层加固的过程更加容易实现,提高施工效率,缩短了隧道施工的工期。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构建厚度为3.2米的C15素混凝土地连墙,包括:
施工建设C15素混凝土墙导墙;
对所述C15素混凝土墙导墙进行成槽和浇筑施工,得到所述C15素混凝土地连墙。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C15素混凝土地连墙包括第一道素混凝土地连墙、第二道素混凝土地连墙、第三道素混凝土地连墙和第四道素混凝土地连墙,所述第一道素混凝土地连墙、所述第二道素混凝土地连墙、所述第三道素混凝土地连墙和所述第四道素混凝土地连墙依次抵接。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道素混凝土地连墙、所述第二道素混凝土地连墙、所述第三道素混凝土地连墙和所述第四道素混凝土地连墙的厚度均为800毫米。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在所述盾构机的盾壳外做止水处理,包括:
利用所述盾构机上的预设注浆孔向盾壳外注聚氨酯止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五邑大学,未经五邑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27929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