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胶质母细胞瘤治疗的药物组合物以及预后的诊断试剂有效
申请号: | 202111278584.5 | 申请日: | 2021-10-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4081954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2-28 |
发明(设计)人: | 王岩;卞修武;盖曲倞;吕胜青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K45/06 | 分类号: | A61K45/06;C12Q1/6886;G01N33/574;A61P35/00 |
代理公司: | 重庆志合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10 | 代理人: | 胡荣珲 |
地址: | 400038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胶质 细胞 治疗 药物 组合 以及 预后 诊断 试剂 | ||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胶质母细胞瘤治疗的药物组合物,包含肝配蛋白A型受体2(EPHA2)表达抑制剂和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受体(PDGFRA)表达抑制剂。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用于监测胶质母细胞瘤预后的诊断试剂,包含:用于检测EPHA2基因表达量的第一组合物,以及,用于检测PDGFRA编码基因表达量的第二组合物。本发明首次提出将共同抑制PDGFRA和EPHA2作为治疗GBM的方案,解决了仅使用单一的PDGFRA抑制剂在临床应用中无法达到抗肿瘤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物医药技术领域,特别是指一种用于胶质母细胞瘤治疗的药物组合物以及预后的诊断试剂。
背景技术
胶质瘤是最常见的脑部肿瘤,根据WHO 2016年肿瘤病理分级标准,将中枢神经系统肿瘤分为四级(I级~IV级)。虽然少量低级别胶质瘤进展缓慢,预后良好,但绝大多数该类肿瘤为恶性肿瘤,具有高侵袭性生长,生存期明显缩短的特点。以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IV级)为例,其是最恶性的胶质瘤形式,尽管手术、药物等治疗措施不断进展,仍然难以治愈。
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受体α(PDGFRA)和β(PDGFRB)属于受体酪氨酸激酶(RTK)家族,是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PDGF)的受体。哺乳动物中的4个PDGF基因(PDGFA,PDGFB,PDGFC和PDGFD)已经被识别并编码。PDGF配体与PDGFR受体相互作用的特异性已经被多次阐明,其中PDGFRA是PDGFA介导的唯一受体。
已有研究发现PDGFA和PDGFRA在胶质瘤形成和肿瘤进展中都发挥重要作用:一方面,PDGFA在胶质母细胞瘤中广泛存在,也是经典型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GBM)的标志性基因之一;另一方面,PDGFRA的拷贝数扩增和mRNA过表达是原神经细胞型GBM的典型特征。在实验中,PDGFA和PDGFRA的过表达成功的诱导了小鼠模型中GBM的发展,这些结果均表明PDGFRA在GBM中的重要作用,并认同PDGFA/PDGFRA轴为GBM潜在的治疗靶点。但是,单一的PDGFRA抑制剂在临床试验中却并未显示出抗肿瘤作用。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单一的PDGFRA抑制剂无法实现抗肿瘤目的的问题,本发明在研究中发现同时抑制EPHA2和PDGFRA对GBM细胞就具有体内外协同抑制的作用,从而提出将共同抑制PDGFRA和EPHA2作为治疗GBM的方案,以解决使用单一的PDGFRA抑制剂无法有效抗肿瘤的问题。
本发明首先提供了一种用于胶质母细胞瘤治疗的药物组合物,包含肝配蛋白A型受体2(EPHA2)表达抑制剂和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受体(PDGFRA)表达抑制剂。
在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案中,所述肝配蛋白A型受体2(EPHA2)表达抑制剂选自干扰或阻断EPHA2基因转录或翻译过程的DNA、RNA、mircoRNA、siRNA、肽段或蛋白质中的一种或多种。
在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案中,所述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受体(PDGFRA)表达抑制剂选自干扰或阻断PDGFRA编码基因转录或翻译过程的DNA、RNA、mircoRNA、siRNA、肽段或蛋白质中的一种或多种。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用于监测胶质母细胞瘤预后的诊断试剂,包含:
用于检测EPHA2基因表达量的第一组合物,以及,用于检测PDGFRA编码基因表达量的第二组合物。
在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案中,所述第一组合物选自检测EPHA2基因拷贝数的引物组或探针、检测EPHA2基因转录的mRNA含量的引物组或探针以及检测EPHA2含量的探针或抗体中的一种或多种。
在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案中,所述第二组合物选自检测PDGFRA编码基因拷贝数的引物组或探针、检测PDGFRA编码基因转录的mRNA含量的引物组或探针以及检测PDGFRA含量的探针或抗体中的一种或多种。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27858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