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红斑狼疮的中药组合物及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1278309.3 | 申请日: | 2021-10-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78645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14 |
发明(设计)人: | 吕向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养和健康管理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K36/8969 | 分类号: | A61K36/8969;A61P37/02;A61K35/64 |
代理公司: | 北京麦汇智云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754 | 代理人: | 吴云 |
地址: | 324012 浙江省衢州市衢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治疗 红斑狼疮 中药 组合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治疗红斑狼疮的中药组合物及制备方法,涉及中药技术领域。一种治疗红斑狼疮的中药组合物,按重量份计,包括如下原料:马交儿5‑15份、柿叶2‑7份、蜂毒5‑10份、火把花2‑7份、密纹薄芝2‑5份、金银花7‑15份、甘草2‑9份、蒲公英5‑10份、黄连1‑5份、蝉蜕2‑7份、黄精5‑9份、川芎2‑7份、丹参1‑4份和玄参2‑7份。此中药组合物具有治疗效果好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药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治疗红斑狼疮的中药组合物及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红斑狼疮是一种典型的自身免疫性结缔组织病,多见于15-40岁女性,红斑狼疮可分为盘状红斑狼疮、亚急性皮肤型红斑狼疮、系统性红斑狼疮、深在性红斑狼疮、新生儿红斑狼疮和药物性红斑狼疮,红斑狼疮是世界上尚未攻克的疑难疾病之一,西医用类固醇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和抗疟药等药物为主治疗,对急性发作的和重症的病人有很好疗效,但红斑狼疮是慢性疾病,也是终身疾病,必需长期服药,而用上述数类西药都有很多的毒副作用,服药一段时间后必须减量和停用,减到一定量时,病情就会出现波动和反跳,市场产品中成药雷公藤多甙片对红斑狼疮有一定的疗效,但毒副作用也太大,有肝肾功能损害,白细胞血小板减少,心肌损害,脑神经损害等,停药后病情也会反跳,临床目前它主要用于类风湿性关节炎和慢性肾病,红斑狼疮主要根据皮疹特点及皮肤病理检查,有条件者可做免疫荧光带实验、自身抗体检查等以帮助确诊,红斑狼疮的诊断主要根据病史、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三方面综合确定,在红斑狼疮病人开始治疗前,必须对红斑狼疮病人病情活动进行评估,如抗核抗体、抗DNA抗体和低补体血症及脏器受损程度,如心、肾和肺病变,皮肤和浆膜炎等作出正确评价,再进行治疗。
西医治系统性红斑狼疮多采用激素的疗法,激素治系统性红斑狼疮具有卓著的疗效,但激素具有相当大的副作用,长期大量的使用激素不利于患者的身心健康,不仅如此,激素的减停极有可能导致病情加重。中医治系统性红斑狼疮多采用中药调剂的办法,中药调剂治系统性红斑狼疮虽具有卓著疗效,但疗效仅停留在缓解症状侧面上,很难从根本上对系统性红斑狼疮进行治疗,中医治系统性红斑狼疮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一般坚持治疗半年后才看到疗效。因此,目前系统性红斑狼疮的治疗方法都存在一定局限性,缺乏较好的治疗效果,治标不治本,治疗效果不明显。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治疗红斑狼疮的中药组合物,此中药组合物具有治疗效果好的优点。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治疗红斑狼疮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以获得此中药组合物。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治疗红斑狼疮的中药组合物,按重量份计,包括如下原料:马交儿5-15份、柿叶2-7份、蜂毒5-10份、火把花2-7份、密纹薄芝2-5份、金银花7-15份、甘草2-9份、蒲公英5-10份、黄连1-5份、蝉蜕2-7份、黄精5-9份、川芎2-7份、丹参1-4份和玄参2-7份。
另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治疗红斑狼疮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各原料破碎后,加入石油醚,浸泡20-36h,再分离出萃取药渣;
向萃取药渣中加入乙醇浸泡后,分离提取后得到提取药渣;
将提取药渣烘干后,加入水,煎煮再分离药渣,得到药液;
将药液浓缩成稠膏,将稠膏干燥,得到中药组合物成品。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的实施例至少具有如下优点或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养和健康管理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养和健康管理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27830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