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信号传输用屏蔽控制电缆在审
申请号: | 202111276495.7 | 申请日: | 2021-10-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4093567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25 |
发明(设计)人: | 梁尚余;李智;柏志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帝诚线缆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B11/06 | 分类号: | H01B11/06;H01B7/17;H01B7/02;H01B7/18 |
代理公司: | 南京申云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74 | 代理人: | 于贺贺;邱兴天 |
地址: | 2250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信号 传输 屏蔽 控制 电缆 | ||
本发明公开一种信号传输用屏蔽控制电缆,包括监控缆芯、电源缆芯、控制缆芯、上层屏蔽壳体和下层屏蔽壳体;所述的上层屏蔽壳体和下层屏蔽壳体大小相同,两者上下对接安装后,构成整体屏蔽壳体,该整体屏蔽壳体的竖向截面设置为腰形槽形状结构,两端为半圆形结构,中间为直板式结构;且上层屏蔽壳体和下层屏蔽壳体的内壁还均安装有竖直的屏蔽板。本发明中主要通过设置的上层屏蔽壳体和下层屏蔽壳体实现缆芯的屏蔽效果,两个屏蔽壳体均设置为铜材质壳体,并且通过设置的竖向屏蔽板形成三个区域,将三个缆芯分别设置在三个区域内,通过外部包裹的屏蔽板和屏蔽壳体可以彻底屏蔽信号的干扰,屏蔽效果较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信号传输电缆设备技术领域,具体说是一种信号传输用屏蔽控制电缆。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信号传输电缆用于传递信息数据,通常控制信号、电信号、光纤信号的传递,在一些办公企业、商场商厦、监控区域如地铁、电梯等场合应用广泛;而现有的信号传输用的电缆其内部需要设置多组缆芯,例如,供电用的电源缆芯,传输信号用的信号缆芯、光电缆芯以及监控缆芯,控制缆芯等,由于电缆中设置有各中不同的缆芯,其内部电磁信号容易产生干扰,导致信息失真等情况时有发生,而现有技术中解决该问题的方法就是在各缆芯上设置一层屏蔽层。
例如公开号为:CN 101162621A的专利文件中就公开了“一种偏平式的军工设备用的屏蔽电缆”,该专利文件中的屏蔽电缆主要是通过在主导线绝缘层外围的设置内编织层和包覆内铜网的聚酯膜来实现信号屏蔽效果,主要的技术核心是设置有双层屏蔽层,并且屏蔽层的材料设置为铜网结构以及设置为铝箔绕包层,通过镀锡铜线交错编织;该技术方案还是通过编织网状的屏蔽网结构,在实际使用时,其屏蔽效果一般。
且现有技术中也有结构比较新颖的技术方案,例如公开号:CN104637582B的专利文件中就公开了“一种屏蔽电缆”,该技术方案中是设置有屏蔽膜,每一屏蔽膜内部包含两个导体组,为分开式设置,屏蔽效果较好;但是该技术方案中,整体电缆所占用的空间是较大的,电缆的总宽度是非常大的,而且采用屏蔽膜的结构,其整体线缆的韧性有所降低,抗弯折、抗压能力等也会有所影响。
因此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高传输电缆的信号屏蔽性能,亟需一种信号传输用屏蔽控制电缆。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信号传输用屏蔽控制电缆及方法;其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信号传输用屏蔽控制电缆,包括监控缆芯、电源缆芯、控制缆芯、上层屏蔽壳体和下层屏蔽壳体;所述的上层屏蔽壳体和下层屏蔽壳体大小相同,两者上下对接安装后,构成整体屏蔽壳体,该整体屏蔽壳体的竖向截面设置为腰形槽形状结构,两端为半圆形结构,中间为直板式结构;且上层屏蔽壳体和下层屏蔽壳体的内壁还均安装有竖直的屏蔽板,且上下方的屏蔽板位置对应,整体屏蔽壳体对接安装后,通过设置的屏蔽板将内部空间分为三个区域,三个区域的大小尺寸与三个缆芯尺寸相适配,分别分别用来放置三个缆芯,且所述的上层屏蔽壳体和下层屏蔽壳体均设置为分段式结构,对接安装后的整体屏蔽壳体也设置为分段式结构,而整体屏蔽壳体的外部还包覆有一层云母带绕包层,将段式结构的整体屏蔽壳体绕包成缆,而该云母带绕包层的外部还包覆有外护套。
进一步地,所述的上层屏蔽壳体和下层屏蔽壳体长度设置为100-200mm;且两个屏蔽壳体以及内部安装的屏蔽板的材质均设置为铜。
进一步地,所述的上层屏蔽壳体和下层屏蔽壳体的厚度设置为5mm,而上层屏蔽壳体和下层屏蔽壳体上安装的屏蔽板的厚度则设置有1-2mm。
进一步地,所述的所述的上层屏蔽壳体和下层屏蔽壳体在两侧对接处设置有L形的对接槽。
进一步地,所述的上层屏蔽壳体和下层屏蔽壳体与三个缆芯的空隙处还填充有玻璃纤维填充物。
进一步地,所述的监控缆芯、电源缆芯以及控制缆芯均包括其最内层的导体11、导体外部的绝缘层、加固层、耐热层以及内护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帝诚线缆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帝诚线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27649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