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船艉结构及船舶有效
申请号: | 202111275005.1 | 申请日: | 2021-10-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799914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06 |
发明(设计)人: | 田中文;何珍;伍蓉晖;王开贵;易歆;彭翔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文冲船厂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63B3/14 | 分类号: | B63B3/14;B63H1/14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廖微 |
地址: | 510727 广东省广州市南沙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结构 船舶 | ||
本发明属于船舶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船艉结构及船舶。船艉结构包括船体艉部和螺旋桨,螺旋桨的直径为D,船体艉部整体呈方形艉部结构,底部具有内凹的穹窿部,穹窿部位于螺旋桨的上方;穹窿部的两个端点分别为a点和b点,螺旋桨的轮廓线与特征高度线的两个交点分别为e点和s点,a点、s点、e点和b点沿船艉至船艏依次设置,a点与s点的水平间距为La,b点和e点的水平间距为Lb,螺旋桨的最高点与穹窿部的最小距离为Lmin,La=(0.12~0.35)D,Lb≥0.2D,Lmin=(0.14~0.35)D,以0.3D为宜。船舶包括上述的船艉结构。本发明公开的船艉结构和船舶,能够更好地实现方形船艉与大直径螺旋桨的结合,降低阻力,提高推进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船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船艉结构及船舶。
背景技术
目前,在远洋船舶营运成本中,燃油费所占比重大约为30%~40%,如何降低能源消耗是船舶设计中一个重要的问题。
现有船舶设计中,通常采用两种方式以实现能耗的降低:第一种方式为开发节能型船舶型线,通过船舶型线设置,降低船舶航行时的阻力,从而节省船舶航行的动力;第二种方式为研制长冲程、低转速的主机,该种方式对船舶型线要求相对较小,但配合直径较大的螺旋桨使用。
现有的船舶主要采用方形艉部,其艉部纵剖线坡度缓和接近于直线,可使水流大致沿纵剖线方向流动,减少高速水流的扭转和弯曲程度,从而可减少能量损失,改善阻力性能。但是,该种方形艉部的船舶,在螺旋桨直径较大时,容易造成螺旋桨的叶梢顶端与船体外壁之间的距离较小,造成螺旋桨运行过程中空泡增多及激振增强的问题,从而影响螺旋桨的推进性能,难以发挥大直径螺旋桨的节能优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船艉结构,以提高大直径螺旋桨在方形船艉上的适用性,降低阻力,节省能耗。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船舶,以提高船舶的推进效率,减低船舶航行的阻力,节省船舶航行所需能耗。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下述技术方案:
一种船艉结构,包括船体艉部和安装在所述船体艉部的螺旋桨,所述螺旋桨的直径为D,所述船体艉部整体呈方形艉部结构,且所述船体艉部的底部具有内凹的穹窿部,所述穹窿部位于所述螺旋桨的上方;
在船舶中纵面上,所述穹窿部的两个端点分别为a点和b点,所述螺旋桨的轮廓线与特征高度线的两个交点分别为e点和s点,所述a点、所述s点、所述e点和所述b点沿船艉至船艏依次设置,所述a点与所述s点的水平间距为La,所述b点和所述e点的水平间距为Lb,所述螺旋桨的最高点与所述穹窿部的最小距离为Lmin,所述La=(0.12~0.35)D,所述Lb≥0.2D,所述Lmin=(0.14~0.35)D,所述特征高度线距离所述螺旋桨安装中心的高度为0.35D。
作为一种船艉结构的可选技术方案,所述Lb≤0.4D。
作为一种船艉结构的可选技术方案,在经过所述a点的船舶横剖面上,所述穹窿部的横向端点与所述船舶中纵面的间距为CLa,所述CLa=(0.12~0.20)D;
和/或,在经过所述b点的船舶横剖面上,所述穹窿部的横向端点与所述船舶中纵面的间距为CLb,所述CLb=(0.30~0.40)D。
作为一种船艉结构的可选技术方案,在所述船舶中纵面上,所述穹窿部具有c点,所述c点位于所述a点和所述b点之间,且所述螺旋桨的最高点与所述c点之间的间距为所述Lmin;
在经过所述c点的船舶横剖面上,所述穹窿部的横向端点与所述船舶中纵面的间距为CLc,所述CLc=(0.20~0.30)D。
作为一种船艉结构的可选技术方案,所述穹窿部在所述船舶中纵面上形成的穹窿纵剖线为光顺的曲线,且所述穹窿纵剖线的斜率沿所述a点至所述b点逐渐减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文冲船厂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广州文冲船厂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27500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