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用于平飞和悬停的涵道风扇入口结构在审
| 申请号: | 202111273147.4 | 申请日: | 2021-10-29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84714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28 |
| 发明(设计)人: | 葛晨辉;李蕾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磐拓航空科技服务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02C7/04 | 分类号: | F02C7/04;F02K3/06 |
| 代理公司: | 北京喆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16 | 代理人: | 倪建娣 |
| 地址: | 200335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平飞 悬停 风扇 入口 结构 | ||
1.一种可用于平飞和悬停的涵道风扇入口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涵道(2)、风扇面(3)、涵道唇口(4)和交叉静态气道(7);
风扇(3),所述风扇面(3)设置在涵道(2)的内侧;
涵道唇口(4),所述涵道唇口(4)位于涵道(2)的入口处;
所述涵道唇口(4)沿圆周方向均匀设置有交叉静态气道(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用于平飞和悬停的涵道风扇入口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涵道风扇入口结构的工作原理为:在悬停时,涵道轴线垂直于地面,在风扇的抽吸作用下,大部分气流通过涵道唇口(4)进入涵道(2),小部分气流通过交叉静态气道(7)进入涵道(2)而无需绕过涵道唇口(4),相比没有通道时减小了涵道唇口(4)附近的最大气流速度,减小逆压梯度与摩擦损失,消除原本存在涵道唇口(4)内壁的气流分离;
在巡航时,涵道轴线平行于地面,带有初速度的大部分气流进入涵道唇口(4)通向风扇面(3),超过风扇面(3)需求的气流进入涵道唇口(4)后通过交叉静态气道(7)排出,减小最大气流速度,减小逆压梯度与摩擦损失,消除涵道(2)外侧气流分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磐拓航空科技服务有限公司,未经上海磐拓航空科技服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273147.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