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聚拢式污泥脱水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111272812.8 | 申请日: | 2021-10-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912264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11 |
发明(设计)人: | 李慧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慧 |
主分类号: | C02F11/121 | 分类号: | C02F11/121;C02F11/13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54300***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聚拢 污泥 脱水 系统 | ||
发明属于污水处理领域,为一种聚拢式污泥脱水系统,一种聚拢式污泥脱水系统,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后侧上端设有入料口,所述壳体内设有脱水处理腔,所述脱水处理腔内设有聚拢式污泥脱水系统,聚拢式污泥脱水系统用于将水从泥浆中脱出,所述壳体在所述脱水处理腔前端下侧位置设有污泥聚拢装置,污泥聚拢装置用于降脱水后的散装污泥挤压聚拢在一起,聚拢式污泥脱水系统包括设置在所述脱水处理腔上下侧的两个滤液板,所述滤液板表面有仅供液体通过的小孔。本发明在污水处理的工艺过程中,用旋转挤压污泥浆的方式更高效的将污泥浆内的液体排出,同时通过流体流动进行热交换的方法将电机产生的大量热量用于初次脱浆的污泥加热烘干,增益了污泥脱浆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污水处理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聚拢式污泥脱水系统。
背景技术
在现有处理污水处理厂污水处理工艺过程中产生的污泥的设备中,常有的夹紧式污泥脱水机占地面积大,且两面板夹紧的方式对面板最中间的污泥脱液效果较差,夹紧的工序需要的能源消耗量也较高,且该类型的设备通常占地面积较大,污泥脱液处理后还需要额外的加热烘干处理来使污泥中的含液量能够满足处理的标准,面板夹紧后松开使泥饼直接摔落在地上,导致产出的污泥堆占用的空间也较多,散开的污泥也不方便临时储存的管理或者快速搬运运输的要求,众多问题都增加了污水处理厂对污水处理的生产成本,不利于污水处理厂提升单位时间的污水处理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聚拢式污泥脱水系统,本聚拢式污泥脱水系统能高效低耗能低的处理污水处理工艺中产生的污泥浆。
本发明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聚拢式污泥脱水系统,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后侧上端设有入料口,所述壳体内设有脱水处理腔,所述脱水处理腔内设有聚拢式污泥脱水系统,聚拢式污泥脱水系统用于将水从泥浆中脱出,所述壳体在所述脱水处理腔前端下侧位置设有污泥聚拢装置,污泥聚拢装置用于降脱水后的散装污泥挤压聚拢在一起。
优选的,聚拢式污泥脱水系统包括设置在所述脱水处理腔上下侧的两个滤液板,所述滤液板表面有仅供液体通过的小孔,所述壳体在下侧的所述滤液板下侧设有排液腔,所述壳体在所述排液腔侧壁最低处设有排液口,所述壳体内转动设有脱水蜗杆,所述脱水蜗杆在所述脱水处理腔内转动,所述脱水蜗杆与所述脱水处理腔恰好不干涉,所述壳体在上侧的所述滤液板上端位置固定设有真空抽液机,所述真空抽液机与所述排液腔连接有水管,所述脱水蜗杆内设有通水腔,所述壳体在所述脱水处理腔前端位置呈环状固定设有六个挡圈,所述脱水蜗杆在所述壳体外固定设有第一带轮,所述壳体在所述脱水处理腔前侧下端设有污泥出口。
优选的,污泥聚拢装置包括设置在所述壳体内的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前端转动设有转轴,所述第二电机控制所述转轴转动,所述壳体在所述第二电机前侧位置滑动设有滑块,所述滑块内设有两个卡齿结构,两个所述滑块卡齿分别在所述转轴的两个轨道内作相对滑动运动,所述壳体在所述滑块中间下侧位置固定设有齿条,所述滑块前端转动设有压板,所述压板后端转动设有带齿推杆,所述带齿推杆与所述滑块滑动连接,所述滑块下端转动设有第一齿轮,所述滑块在所述第一齿轮上侧位置转动设有第二齿轮,所述第二齿轮与所述带齿推杆啮合,所述第一齿轮与所述齿条啮合,所述第二齿轮与所述第一齿轮啮合。
优选的,所述壳体在所述滑块前侧位置滑动设有挡板,所述挡板与所述壳体连接有弹簧,所述壳体在所述挡板下侧设有压泥腔,所述壳体在所述压泥腔内设有污泥压缩装置,污泥压缩装置用于将脱水的污泥压缩成块,所述壳体内设有水循环加热装置,水循环加热装置用于加快污泥残余水的烘干和散热。
优选的,污泥压缩装置包括设置在壳体内的第二电磁阀,所述第二电磁阀左端固定设有第二推板,所述第二推板与所述壳体滑动连接,所述壳体在所述压泥腔左侧位置滑动设有压缩台,所述压缩台中间设有标准腔,所述压缩台下端转动设有连杆组,所述压缩台上端与所述壳体连接有第一弹簧,所述壳体在所述连杆组左侧位置设有出料口,所述壳体在所述连杆组右侧固定设有第一电磁阀,所述第一电磁阀左端固定设有第一推板,所述第一推板与所述壳体滑动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慧,未经李慧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27281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