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3D打印氧化硅陶瓷浆料配方及其氧化硅粉体制备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2111272118.6 | 申请日: | 2021-10-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86085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31 |
发明(设计)人: | 陈彬;段戈扬;李杰;樊一扬 | 申请(专利权)人: | 康硕(德阳)智能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4B35/14 | 分类号: | C04B35/14;C04B35/622;C04B35/632;C04B35/634;C04B35/636;C04B35/63;B33Y70/10 |
代理公司: | 成都聚蓉众享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91 | 代理人: | 孔静 |
地址: | 618000 四川省***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打印 氧化 陶瓷 浆料 配方 及其 体制 工艺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3D打印氧化硅陶瓷浆料配方及其氧化硅粉体制备工艺,属于光固化3D打印技术领域,目的在于解决现有3D打印氧化硅陶瓷浆料性能较差的问题。其按照质量份由以下原料组成:氧化硅粉体140‑180份、分散剂2‑15份、丙烯酸树脂8‑15份、流平剂1‑8份、消泡剂1‑7份、光引发剂1‑5份、防沉降助剂1‑5份、着色剂2‑6份。所述丙烯酸酯单体为丙烯酸异冰片酯、甲基丙烯酸异冰片酯中的至少一种。所述丙烯酸酯单体的黏度为50‑200mPa·S。所述分散剂为具有酸性基团的共聚物分散剂、聚醚多元醇改性聚氨酯高分子分散剂中的至少一种。所述氧化硅粉体的粒径小于10μm。本发明适用于3D打印氧化硅陶瓷浆料。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光固化3D打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3D打印氧化硅陶瓷浆料配方及其氧化硅粉体制备工艺。
背景技术
3D打印技术,即增材制造技术,作为一种新兴的制造策略,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关注。3D打印与化学、工程、材料、医药等领域相结合,正在逐步改变现有的成型和应用方式。3D打印技术基于数字模型文件的快速成型,突破了传统的成型模式。其通过自下而上地逐层堆积材料来达到成形要求,能够快速实现传统方法无法实现或难以制造的复杂结构。通过逐层打印可以制备出具有一定立体结构的材料,降低了设计成本和操作难度。
陶瓷3D打印技术作为一项新的3D打印技术,其优点在于不依赖模具,可快速高效制作陶瓷产品。陶瓷3D打印技术由于成型原理的不同,可细分为很多小分支。目前业内公认的打印效果最好、最具前景的技术是立体光固化成型技术。该技术以陶瓷粉体和光敏树脂混合而成的光固化材料为打印原材料,通过逐层打印可以制备出具有一定立体结构的材料,能够快速实现传统方法无法实现或难以制造的复杂结构,降低了设计成本和操作难度。
随着对陶瓷3D打印研究的深入,对于其打印原料的研究也受到了较为广泛的关注。不同原材料的陶瓷浆料的特点各不相同,应用的领域亦不相同。现有氧化物陶瓷系列打印材料包括氧化铝、氧化锆、氧化硅等。现有3D打印氧化硅陶瓷浆料主要应用于硅基陶瓷型芯制作,但是现有氧化硅浆料由于性能问题,在实际打印过程中存在耐高温性能差、打印出来的陶瓷胚体致密度较低等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3D打印氧化硅陶瓷浆料配方及其氧化硅粉体制备工艺,解决现有3D打印氧化硅陶瓷浆料性能较差的问题。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3D打印氧化硅粉体制备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1)将70-100目的石英砂加入球磨机中球磨3-5小时,通过振动筛筛选5-10微米的石英砂备用;
(2)将球磨后的石英砂与纳米方石英粉和熔融石英粉按比例混合,混合比例按照质量组分计,石英砂5-40份、纳米方石英粉1-15份、熔融石英粉50-90份;
(3)将混合后的石英粉倒入沸水中,沸水浴30分钟,沉淀、倒掉多余的水,放入烘箱中烘干;
(4)将烘干后的石英粉球磨分散,制得氧化硅粉体。
一种3D打印氧化硅陶瓷浆料配方,按照质量份由以下原料组成:氧化硅粉体140-180份、分散剂2-15份、丙烯酸树脂8-15份、流平剂1-8份、消泡剂1-7份、光引发剂1-5份、防沉降助剂1-5份、着色剂2-6份。
作为优选,所述丙烯酸酯单体为丙烯酸异冰片酯、甲基丙烯酸异冰片酯中的至少一种。
作为优选,所述丙烯酸酯单体的黏度为50-200mPa·S。
作为优选,所述分散剂为具有酸性基团的共聚物分散剂、聚醚多元醇改性聚氨酯高分子分散剂中的至少一种。
作为优选,所述氧化硅粉体的粒径小于10μ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康硕(德阳)智能制造有限公司,未经康硕(德阳)智能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27211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