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风力发电机组变桨控制方法及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111270021.1 | 申请日: | 2021-10-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982826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2-07 |
发明(设计)人: | 雷春宇;邓雨;马帅;文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海装风电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3D7/00 | 分类号: | F03D7/00 |
代理公司: | 重庆棱镜智慧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22 | 代理人: | 李兴寰 |
地址: | 401122 重庆***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风力 发电 机组 控制 方法 系统 | ||
1.一种风力发电机组变桨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基于风力发电机组的发电机转速得到所述风力发电机组的当前转速加速度;
判断所述当前转速加速度是否超过预设转速加速度;
若所述当前转速加速度超过所述预设转速加速度,则基于所述当前转速加速度和预先构建的转速加速度-变桨叠加角度曲线确定变桨时需要额外叠加的变桨角度叠加值;
基于所述当前转速加速度、确定的变桨角度叠加值以及预先存储的转速加速度与变桨角度之间的对应关系确定实际变桨角度;
基于确定好的所述实际变桨角度生成变桨控制信号以控制风力发电机组变桨;
其中,构建转速加速度-变桨叠加角度曲线的步骤包括:
基于风力发电机组的不同工况下的仿真运行数据得到第一预设工况和第二预设工况的变桨角度-转速加速度散点分布图;
根据所述变桨角度-转速加速度散点分布图中第一预设工况的变桨角度-转速加速度外轮廓线得到能够反映第一预设工况下变桨角度与转速加速度之间相互关系的第一函数关系式;
根据所述变桨角度-转速加速度散点分布图中第二预设工况的变桨角度-转速加速度外轮廓线得到能够反映第二预设工况下变桨角度与转速加速度之间相互关系的第二函数关系式;
根据所述第一函数关系式和第二函数关系式得到不同转速加速度下第一预设工况和第二预设工况之间的多个变桨角度差值;
将所述变桨角度差值与根据所述第一函数关系式计算得到的同一转速加速度下的第一变桨角度进行比较,将所述变桨角度差值与所述第一变桨角度中的较小者设置为该转速加速度下的变桨叠加角度;
根据不同转速加速度下变桨叠加角度与转速加速度之间的对应关系得到转速加速度-变桨叠加角度对应表;
根据所述转速加速度-变桨叠加角度对应表绘制所述转速加速度-变桨叠加角度曲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力发电机组变桨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风力发电机组的发电机转速得到所述风力发电机组的当前转速加速度包括:
获取风力发电机组的发电机转速;
将所述发电机转速进行均值滤波处理得到当前采样周期转速和上一采样周期转速;
基于所述当前采样周期转速和上一周期转速计算瞬时转速加速度;
将所述瞬时转速加速度进行均值滤波处理得到所述当前转速加速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力发电机组变桨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当前转速加速度和预先构建的转速加速度-变桨叠加角度曲线确定变桨时需要叠加的变桨叠加角度值包括:
基于所述当前转速加速度在所述预先构建的转速加速度-变桨叠加角度曲线中查询与所述当前转速加速度对应的变桨叠加角度;
将查询得到的所述变桨叠加角度确定为变桨时需要叠加的所述变桨叠加角度值。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力发电机组变桨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当前转速加速度、确定的变桨叠加角度值以及预先存储的转速加速度与变桨角度之间的对应关系确定实际变桨角度包括:
根据所述当前转速加速度和预先存储的转速加速度与变桨角度之间的对应关系得到当前转速加速度下的初始变桨角度;
将所述确定的变桨叠加角度值与所述初始变桨角度相加得到所述实际变桨角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船舶重工集团海装风电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船舶重工集团海装风电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270021.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离心铸造机的高效散热结构
- 下一篇:一种酸萝卜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