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处理页岩近井扭曲摩阻的压裂施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1269846.1 | 申请日: | 2021-10-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6066047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05 |
发明(设计)人: | 何封;李彦超;邓才;肖剑锋;沈建国;杨亚东;邹龙庆;崔宇诗;王一萱;胡周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石油集团川庆钻探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43/26 | 分类号: | E21B43/26;E21B47/00;E21B47/06 |
代理公司: | 成都天嘉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11 | 代理人: | 冉鹏程 |
地址: | 100007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处理 页岩 扭曲 施工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处理页岩近井扭曲摩阻的压裂施工方法,涉及非常规油气藏开发技术领域。本发明根据我国页岩储层的天然裂缝发育特征,结合对近井扭曲摩阻的研判方法,应用现场实测数据进行临界携砂浓度及规模计算,并根据施工压力降幅确定循环次数,最终形成一种处理页岩近井扭曲摩阻的压裂施工方法。本发明的压裂施工方法可处理天然裂缝与水力裂缝存在较大夹角时的近井扭曲摩阻,能够有效降低施工风险,确保段内改造强度,且不会漏失天然裂缝发育“甜点”区,为提升页岩体积压裂改造效果,保障现场加砂施工顺利提供了有效技术手段。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非常规油气藏开发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处理页岩近井扭曲摩阻的压裂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页岩储层非均质性强,天然裂缝较常规储层更为发育,较发育的天然裂缝一方面有效增加了水力裂缝与储层基质的沟通面积,另一方面为加砂压裂施工带来了不小挑战。特别是天然裂缝走向与水力裂缝走向存在较大夹角时,频繁造成压裂施工压力高,加砂困难,甚至发生砂堵,为后续保障加砂强度及改造效果带来较高风险。因此,针对因天然裂缝发育而制约页岩压裂加砂等问题,亟需发明一种现场有效处理措施及方法,为确保页岩储层得到有效改造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针对页岩气井因天然裂缝发育制约压裂加砂施工问题,尚无有效处理措施及方法,现场针对此类问题一般采取两种方法。一是减少砂量加入,以确保施工顺利不发生砂堵为原则,通常情况下该方法的加砂量不到设计砂量的10%,压裂改造效果无法得到有效保证。
二是采用加砂压裂停泵压裂转向方法处理,如国家知识产权局于2020年11月13日,公开的一件公开号为CN111927423A,名称为“一种页岩加砂压裂停泵压裂转向方法”的发明专利申请,该发明专利包括泵注携砂液打磨地层裂缝,监测泵注压力;在泵注压力升高达到井口限压时,用滑溜水顶替携砂液进行泵注;停泵使泵注排量由第一排量降为零并保持预定时间段;开泵向井内泵注前置液体并使泵注排量快速提升至第一排量;前置液体泵注完后,再次泵注携砂液进行压裂施工;在停泵和开泵产生的能量脉冲和支撑剂沉降产生的压力差作用下,开启新的裂缝,使裂缝转向;重复上述过程完成压裂施工;其中,第一排量为设计施工排量或井口限压条件下的最大施工排量。通过该方法强制水力裂缝转向以开启新缝,避开天然裂缝对已开启裂缝的影响。该方法针对天然裂缝发育规模较小时具有一定效果,若压裂段整体天然裂缝均较发育则无法避开其对加砂压裂的制约,且存在漏失“甜点”,即天然裂缝发育区应是压裂施工改造重点,但该方法恰恰相反,为了确保施工顺利强制避开天然裂缝发育区,故存在漏失改造“甜点”。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和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处理页岩近井扭曲摩阻的压裂施工方法,本发明的压裂施工方法根据我国页岩储层的天然裂缝发育特征,结合对近井扭曲摩阻的研判方法,应用现场实测数据进行临界携砂浓度及规模计算,并根据施工压力降幅确定循环次数,最终形成一种处理页岩近井扭曲摩阻的压裂施工方法。本发明的压裂施工方法可处理天然裂缝与水力裂缝存在较大夹角时的近井扭曲摩阻,能够有效降低施工风险,确保段内改造强度,且不会漏失天然裂缝发育“甜点”区,为提升页岩体积压裂改造效果,保障现场加砂施工顺利提供了有效技术手段。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处理页岩近井扭曲摩阻的压裂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近井扭曲摩阻的现场研判步骤,根据建立设计施工排量时拟压裂段施工压力较正常段的压力的涨幅程度,判断该段压裂施工是否存在异常摩阻;对存在异常摩阻的压裂施工段进行不同排量摩阻测试,根据测试结果判断该段压裂施工是否存在异常近井扭曲摩阻;若存在近井扭曲摩阻,则进行密集段塞加砂处理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石油集团川庆钻探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石油集团川庆钻探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26984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