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预应力孔道灌浆密实度的测量装置、系统及测量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111269550.X | 申请日: | 2021-10-29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899819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07 |
| 发明(设计)人: | 臧万军;常银会;陈军浩;张丙强;王峥峥;王启云;罗才松;王冬梅;詹金武;徐云山;周翔;温江;张龙;赵曦雯;张雨露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工程学院 |
| 主分类号: | G01N29/34 | 分类号: | G01N29/34;G01N29/44 |
| 代理公司: | 厦门原创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5101 | 代理人: | 吴廷正 |
| 地址: | 350000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预应力 孔道 灌浆 密实 测量 装置 系统 测量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预应力孔道灌浆密实度的测量装置、系统及测量方法,装置包括:测试箱、振动组件和振动传感器,测试箱为箱型壳体结构,其内部形成有容置腔,该容置腔用于容置待测混凝土;振动组件设置在测试箱的容置腔上部,且用于对待测混凝土表面施加作用力;振动传感器设置在测试箱的容置腔底部,所述振动传感器与待测混凝土下端面相贴且用于接收待测混凝土所受作用力产生的振动波并将其转化为电信号输出,本方案装置易操作、检测便利且成本低和检测结果具有较优参考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工程测量技术领域,尤其涉及预应力孔道灌浆密实度的测量装置、系统及测量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建筑业也在高速迅猛地发展,人们对于结构高利用率、高功能性、美观及多样性要求日益增多。设计中常常遇到超长不设缝且多层、重载大跨度的混凝土结构,此类建筑结构较为特殊。预应力钢绞线要在大跨度使用过程中确保长期发挥作用,达到设计要求,预应力孔道的压浆质量效果是其重要的影响因素之一。当预应力孔道灌浆密实不足时,导致预应力钢绞线拉力不足,混凝土应力集中,所受拉力过大,导致混凝土破坏,影响建筑结构使用寿命。
目前国内检测预应力孔道灌浆密实度有很多检测方法,例如等效波速法、超声波成像法、表面波频谱成像法、基于冲击回波振幅谱的堆栈成像法、探地雷达法、X光成像、Y射线成像法等方法,但是大多具有各种限制因素,不能用于广泛使用。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易操作、检测便利且成本低和检测结果具有较优参考性的涉及预应力孔道灌浆密实度的测量装置、系统及测量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的技术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预应力孔道灌浆密实度的测量装置,其包括:
测试箱,为箱型壳体结构,其内部形成有容置腔,该容置腔用于容置待测混凝土;
振动组件,设置在测试箱的容置腔上部,且用于对待测混凝土表面施加作用力;
振动传感器,设置在测试箱的容置腔底部,所述振动传感器与待测混凝土下端面相贴且用于接收待测混凝土所受作用力产生的振动波并将其转化为电信号输出。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进一步,所述振动组件包括:
连接筒,固定在容置腔上部的测试箱内壁上;
振击块,可上下滑动地穿置在连接筒内;
弹簧,设置在连接筒内,其一端与振击块连接,其另一端与测试箱内壁连接;
拉伸杆,由测试箱上端面穿入到连接筒内且与振击块固定连接,由拉伸杆的上拉带动振击块上滑且压缩弹簧,由拉伸杆的释放而使弹簧复位,带动振击块撞击待测混凝土表面,所述拉伸杆的上端还设有手柄。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进一步,所述振击块与待测混凝土表面撞击时,其上端不脱出连接筒。
作为一种较优的实施选择,优选的,所述待测混凝土置于测试箱的容置腔内时,其上端面与振击块下端的间距为50~80mm。
作为一种较优的实施选择,优选的,所述待测混凝土置于测试箱的容置腔内时,其上端面与振击块下端的间距为60mm。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进一步,所述振动传感器的型号为CYQ-9250一体化振动传感器。
基于上述装置,本发明还提供一种预应力孔道灌浆密实度的测量系统,其包括上述所述的预应力孔道灌浆密实度的测量装置,其还包括:
检测主机,与振动传感器连接,且用于接收振动传感器产生的电信号。
基于上述系统,本发明还提供一种预应力孔道灌浆密实度的测量方法,其包括上述所述的测量系统,所述测量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工程学院,未经福建工程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26955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