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解铜钢带自动拆捆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111269262.4 | 申请日: | 2021-10-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978867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09 |
发明(设计)人: | 马为民;朱张泉;赵天肖;张斌;刘涛;赵能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海亮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B69/00 | 分类号: | B65B69/00;B65G15/12;B65G47/90 |
代理公司: | 杭州华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17 | 代理人: | 戴俊波 |
地址: | 311835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解铜 自动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电解铜钢带自动拆捆系统,属于拆解设备领域,实现对电解铜上打包钢带进行自动化拆除,本发明的电解铜钢带自动拆捆系统,包括两台用于传送电解铜的输送带装置,两台输送带装置之间形成电解铜加工区域,电解铜加工区域设有多轴机器人、四台支撑架装置和十字托架,多轴机器人上设有扫描装置、提取部件、剪切部件和卷绕部件,支撑架装置包括顶升头,顶升头用于顶起电解铜以进行电解铜上钢带拆除作业,多轴机器人根据扫描装置对钢带位置的反馈信息调整提取部件、剪切部件和卷绕部件的位置,提取部件用于向上提取钢带并使钢带保持紧绷,剪切部件用于剪切钢带,卷绕部件用于将切断的钢带收卷为钢带卷料。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拆解设备领域,尤其涉及电解铜钢带自动拆捆系统。
【背景技术】
铜加工产业的原料电解铜板(表面粗糙且坑洼)多半会使用1mm*32mm截面的Q345钢带进行缠绕捆扎,便于运输。对这样的捆扎物料进行拆包,一直以来需要人工使用钢带剪操作,容易受到钢带回弹的冲击力伤害,并伴有诸多安全隐患。电解铜原料来自于全球各地精炼厂,其表面质量、捆扎位置、捆扎松紧度、捆扎带颜色等均变化繁多,电解铜生产工艺造成其表面坑洼不平,并伴随有台阶、沟壑、瘤头、卷边,以及运输过程的挤压造成的弯折,干扰因素复杂多变,钢带拆解较为困难。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出电解铜钢带自动拆捆系统,实现对电解铜上打包钢带进行自动化拆除。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电解铜钢带自动拆捆系统,包括两台用于传送电解铜的输送带装置,所述两台输送带装置之间形成电解铜加工区域,所述电解铜加工区域设有多轴机器人、四台支撑架装置和设置于四台支撑架装置之间的十字托架,所述多轴机器人上设有扫描装置、提取部件、剪切部件和卷绕部件,所述支撑架装置包括顶升头,所述顶升头用于顶起电解铜以进行电解铜上钢带拆除作业,所述多轴机器人根据扫描装置对钢带位置的反馈信息调整提取部件、剪切部件和卷绕部件的位置,所述提取部件用于向上提取钢带并使钢带保持紧绷,所述剪切部件用于剪切钢带,所述卷绕部件用于将切断的钢带收卷为钢带卷料。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所述支撑架装置上设有X轴驱动装置和Y轴驱动装置,用于调节顶升头在X轴和Y轴的位置以避开电解铜上的钢带,所述十字托架在顶升头的位置需要调节时将电解铜顶起。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所述支撑架装置包括底座、安装在所述底座上的活动机架,所述活动机架上设有基座,所述基座上设有第一顶升缸,所述顶升头设于所述第一顶升缸上。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所述X轴驱动装置包括设于所述活动机架上沿X轴设置的第一丝杆和驱动所述第一丝杆转动的第一电机,所述基座与所述第一丝杆螺纹配合,所述基座的两侧面分别贴合输送链板,所述基座底部通过滚轮支撑于所述活动机架上。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所述Y轴驱动装置包括设于所述底座上沿Y轴设置的第二丝杆和滑轨,所述活动机架与所述滑轨滑动配合,所述活动机架上设有与所述第二丝杆螺纹配合的轴套、驱动所述轴套转动的第二电机。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所述提取部件包括升降气缸和安装在所述升降气缸上的电磁铁。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所述剪切部件包括推进器、升降器和剪切头,所述推进器控制升降器和剪切头朝向提取部件移动至钢带卡入剪切头内,所述升降器控制剪切头升降以切断钢带。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所述卷绕部件包括卷绕叉、用于驱动所述卷绕叉横向移动的出叉缸、驱动所述卷绕叉转动的卷绕电机,所述剪切部件和所述卷绕部件对应设置,所述剪切部件在剪切钢带时,所述出叉缸驱动所述卷绕叉横向移动使卷绕叉的一个叉插入至钢带和电解铜之间。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所述卷绕部件还包括止挡件,所述止挡件设于所述剪切部件和所述卷绕叉之间用于止挡钢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海亮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海亮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26926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