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CT数据无损压缩、解压方法、系统、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在审
申请号: | 202111269234.2 | 申请日: | 2021-10-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989398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28 |
发明(设计)人: | 冯帅;田季丰 | 申请(专利权)人: | 赛诺威盛科技(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T9/00 | 分类号: | G06T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知果之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41 | 代理人: | 高科 |
地址: | 100176 北京市大兴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ct 数据 无损 压缩 解压 方法 系统 电子设备 存储 介质 | ||
本发明提供一种CT数据无损压缩、解压方法、系统、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涉及CT数据压缩技术领域,CT数据无损压缩方法具体包括:S20,输入探测器的原始数据A;S21,对原始数据A进行差分编码得到差分数据B;S22,对差分数据B进行可变字长编码得到压缩后数据C并输出。该CT数据无损压缩方法改善了现有技术中应用于CT图像压缩计算的方法过程比较复杂且处理实时性较差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CT数据压缩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CT数据无损压缩、解压方法、系统、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计算机断层扫描成像(CT)技术在近些年发展迅速,随着CT设备层数的不断增加,CT设备的射线利用率、扫描速度和图像分辨率都获得了很大的改善。相较之前的32排64排CT,当下CT已经达256排,甚至512排,单次投影所得数据也成指数级增加,这种情况下要实时传输保存大量CT投影数据越来越困难,滑环的传输效率和存储空间逐渐成为CT设备瓶颈。
通过数据压缩的方式,可以提升CT数据传输效率,同时节约存储空间。由于CT图像是用来进行检查和诊断疾病的,任何细节损失都有可能引起误诊,有损压缩方法不可避免的增加了风险,无损压缩方案更适合CT图像。理论上一般的无损数据压缩方法例如DPCM变换、DCT变换、小波变换和KL变换方法都可以用在CT图像压缩中,但是以上方法计算过程比较复杂,涉及多次数据统计和数据迭代计算,处理实时性较差,并不适合在CT设备中使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CT数据无损压缩、解压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该CT数据无损压缩方法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应用于CT图像压缩计算的方法过程比较复杂且处理实时性较差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CT数据无损压缩方法,所述方法具体包括:
S20,输入探测器的原始数据A;
S21,对所述原始数据A进行差分编码得到差分数据B;
S22,对所述差分数据B进行可变字长编码得到压缩后数据C并输出。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发明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进一步地,所述S20具体包括:
S201,在CT扫描过程中通过探测器采集原始数据A,所述原始数据A数量为M个,单个数据宽度为W个bit,数据类型为无符号数;
S202,将所述原始数据A进行缓存。
进一步地,所述S21进一步包括:
S211,通过公式1和公式2得到差分数据B,所述差分数据B数量为M个,单个数据宽度为W+1个bit,数据类型为有符号数;
B(0)=A(0) 公式1;
B(n)=A(n)-A(n-1),n0 公式2;
式中,B为差分数据,A为原始数据,n为正整数。
进一步地,所述S22进一步包括:
S221,根据所述差分数据B的范围区间,确定一个差分数据B编码成y个字节连续的压缩后数据C;y的确定方法为,满足条件或y0;
S222,所述压缩后数据C数量为N个,压缩后数据C数据宽度为一个字节;
S223,若相邻压缩后数据C属于同一个差分数据B的编码,则编码标志K相同;若相邻压缩后数据C属于不同的差分数据B编码,则编码标志K不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赛诺威盛科技(北京)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赛诺威盛科技(北京)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26923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