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微服务环境下基于业务预测动态扩容的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111269174.4 | 申请日: | 2021-10-28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064204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18 | 
| 发明(设计)人: | 洪鹏;韩爱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新中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6F9/455 | 分类号: | G06F9/455;G06F11/30 | 
| 代理公司: | 杭州杭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9 | 代理人: | 尉伟敏 | 
| 地址: | 310051 浙江省杭***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微服 环境 基于 业务 预测 动态 扩容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微服务环境下基于业务预测动态扩容的方法。为了克服微服务启动时间长,影响在高峰期用户的使用的体验的问题;本发明包括以下步骤:S1:将一个或多个微服务的业务数据通过指定的日志格式写入日志库;将每个微服务对应的容器运行数据写入到日志库;S2:业务预测动态扩缩容引擎根据日志库中的日志计算指标,生成业务统计数据;S3:根据历史同期的微服务容器数,结合日志库的业务统计数据与容器的运行数据,定时计算当天的微服务扩缩容;S4:将一天均分为若干个周期,根据实时获取的业务数据日志和容器运行运输,实时计算下一周期的微服务扩缩容,结合业务统计数据进行预扩容,在业务高峰期前扩容,有更好的用户体验,提高硬件的使用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微服务扩容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微服务环境下基于业务预测动态扩容的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的微服务容器化部署,对微服务扩缩容是通过设置容器所使用硬件的一些硬件指标的阀值,例如设置CPU的使用率大于80%,内存的使用率大于80%等,当超过阀值的时候,系统就会增加部署微服务容器的数量来自动扩容,新增加一个或者几个容器来提供服务。
这种方式的主要问题包括:
1)新增加的容器何时能够提供服务完全依赖于容器中微服务启动的时间长短,如果微服务启动时间比较长,则做业务处理的前端用户就会较长时间处于卡顿状态,影响用户体验,甚至影响核心业务的开展。而企业应用系统的一些微服务,设计的颗粒度比较大,还要做一些基础数据的加载预加载,因而启动的时间比较长,实时根据硬件指标的阀值进行扩容影响用户体验。
2)系统扩容的过程中会使用CPU,存储等硬件资源,如果根据硬件资源来做实时扩容,有可能因为硬件资源的问题导致扩容失败,不能事先进行资源的统筹分配。
3)存在性能的不稳定的毛刺现场。企业用户在使用的时候服务的压力短时间内(例如10S)达到一个峰值,但是这个峰值因为持续的时间短,达不到硬件扩容的要求,因此在这段时间内的性能就会存在不稳定的现象。
例如,一种在中国专利文献上公开的“业务服务扩缩容方法、装置、介质和电子设备”,其公告号CN112822298B,方法包括:接收业务请求,将业务请求转发至对应的业务服务;获取业务请求携带的指定接口标识信息以及预设关联关系,关系包括不同的业务服务的业务标识与每个业务服务的接口标识信息之间的映射关系;基于指定接口标识信息和预设关联关系,确定业务请求对应的目标业务标识;将目标业务标识添加入业务请求,将业务请求推送入消息队列;从消息队列获取多个业务请求,基于预设业务指标计算多个业务请求的业务指标参数;在业务指标参数满足预设扩缩容条件时,对目标业务标识指示的业务服务进行扩缩容。
该方案微服务通过设置一些硬件指标的阀值,实时扩缩容,由于微服务启动时间长,影响在高峰期用户的使用的体验,硬件使用效率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主要解决现有技术微服务启动时间长,影响在高峰期用户的使用的体验的问题;提供一种微服务环境下基于业务预测动态扩容的方法,通过对业务系统的业务日志数据进行采集,动态分析出某类业务处理的高峰低谷时间段,在高峰期到来之前预先分配业务对应微服务需要的资源,自动调整好业务微服务下对应容器的数量,提供给更好的用户体验与硬件使用效率。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问题主要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的:
一种微服务环境下基于业务预测动态扩容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将一个或多个微服务的业务数据通过指定的日志格式写入日志库;业务预测动态扩缩容引擎将每个微服务对应的容器运行数据写入到日志库;
S2:业务预测动态扩缩容引擎根据日志库中的日志计算指标,生成业务统计数据;
S3:根据历史同期的微服务容器数,结合日志库的业务统计数据与容器的运行数据,定时计算当天的微服务扩缩容;
S4:将一天均分为若干个周期,根据实时获取的业务数据日志和容器运行运输,实时计算下一周期的微服务扩缩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新中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杭州新中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26917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