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显示装置在审
| 申请号: | 202111269027.7 | 申请日: | 2021-10-29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934039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14 |
| 发明(设计)人: | 李国鹏;刘广坤;黄长治;程薇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2F1/1333 | 分类号: | G02F1/1333;G02F1/1335;H01L27/32;G06V40/13 |
| 代理公司: | 深圳紫藤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570 | 代理人: | 熊恒定 |
| 地址: | 430079 湖北省武汉市***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显示装置 | ||
本申请提供一种显示装置;该显示装置具有光学感应区,该显示装置包括:显示面板、设置于显示面板的背光侧的透镜层、以及设置于透镜层的远离显示面板一侧的感光元件,透镜层包括对应于光学感应区设置的透镜组件,透镜组件包括多个阵列排布的、亚波长尺寸的微透镜,感光元件与光学感应区对应设置。本申请通过设置包含多个阵列排布的、亚波长尺寸的微透镜的透镜组件,利用该透镜组件将光线汇聚至感光元件,减小了显示装置中的透镜层的厚度,有利于实现显示装置的轻薄化设计。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消费者对高屏占比手机的追求,全面屏已成为手机发展的一种趋势。屏下指纹识别和屏下摄像头技术由于不占用正常显示开口区面积而受到大家的广泛关注。对于屏下指纹识别技术,外置红外光源发出红外光后,光线传播至指纹上并被反射至屏下透镜,然后被屏下透镜汇集至指纹识别传感器上,从而实现指纹识别;对于屏下摄像头技术,显示屏中像素之间的区域会被设计成透明状态,外界自然光可以透过显示屏到达屏下透镜,然后被屏下透镜汇聚至摄像传感器上,从而实现成像。目前,屏下指纹识别技术和屏下摄像头技术所采用的屏下透镜的尺寸均较大,且组装结构复杂,导致手机的整体厚度过大,不利于实现手机的轻薄化设计及全面屏设计。
所以,目前的屏下指纹识别技术和屏下摄像头技术存在屏下透镜的尺寸过大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显示装置,用于缓解目前屏下指纹识别技术和屏下摄像头技术存在的屏下透镜尺寸过大的技术问题。
本申请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其具有光学感应区,所述显示装置包括:
显示面板,所述显示面板具有出光侧和与所述出光侧相对的背光侧;
透镜层,设置于所述显示面板的背光侧,所述透镜层包括对应于所述光学感应区设置的透镜组件,所述透镜组件包括多个阵列排布的、亚波长尺寸的微透镜;
感光元件,设置于所述透镜层的远离所述显示面板的一侧,且与所述光学感应区对应设置。
在本申请的显示装置中,所述感光元件在所述透镜层上的正投影位于所述透镜组件的范围内。
在本申请的显示装置中,所述显示面板包括位于其背光侧的第一基板,所述透镜层还包括第一保护层;
所述透镜组件与所述第一基板的朝向所述透镜层的一侧表面连接,所述第一保护层沿所述第一基板设置且覆盖所述透镜组件。
在本申请的显示装置中,所述透镜层还包括第二基板和第一保护层,所述透镜组件设置于所述第二基板的一侧表面上,所述第一保护层沿所述第二基板设置且覆盖所述透镜组件;
所述第二基板的与设置有所述透镜组件的一侧相对的一侧表面,与所述显示面板连接。
在本申请的显示装置中,所述透镜层还包括第二基板和第二保护层,所述透镜组件设置于所述第二基板的一侧表面上,所述第二保护层沿所述第二基板设置且覆盖所述透镜组件;
所述第二保护层的远离所述第二基板的一侧表面与所述显示面板连接。
在本申请的显示装置中,所述透镜层还包括第二基板、以及沿所述第二基板的相对两侧设置的第一保护层和第二保护层,所述透镜组件设置于所述第二基板的相对两侧且分别被所述第一保护层和所述第二保护层覆盖;
所述第二保护层的远离所述第二基板的一侧表面与所述显示面板连接。
在本申请的显示装置中,所述光学感应区包括摄像区和指纹识别区,所述感光元件包括对应所述摄像区设置的第一传感器和对应所述指纹识别区设置的第二传感器;
所述透镜组件包括对应所述第一传感器设置的第一透镜组件和对应所述第二传感器设置的第二透镜组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26902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玻璃分拣设备及方法
- 下一篇:一种电磁阀阀座的修复方法及电磁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