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固态硬盘的出错现场数据的解析方法以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11268018.6 | 申请日: | 2021-10-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70402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18 |
发明(设计)人: | 张彬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浪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1/07 | 分类号: | G06F11/07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万慧达律师事务所 11111 | 代理人: | 陈晓磊 |
地址: | 215168 江苏省苏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固态 硬盘 出错 现场 数据 解析 方法 以及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固态硬盘的出错现场数据的解析方法以及装置,其中方法包括:当固态硬盘出错后,根据从固态硬盘中获取的每一内核的原出错现场数据文件确定目标内核对应的目标出错现场数据文件;遍历预先构建的在固态硬盘出错后每一所述内核在所有数据类型中需要解析的预设数据类型以及预设解析码的对应关系表确定与目标内核对应的目标数据类型以及目标解析码;根据目标解析码对目标出错现场数据文件解析得到包含目标数据类型对应的目标数据值的目标文件,无需研发人员再手动排查出目标内核所要解析的数据类型,节省了研发人员对出错现场数据解析的时间,也提高了解析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固态硬盘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固态硬盘的出错现场数据的解析方法以及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现代社会的信息化程度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数据需要被生成并保存下来。固态硬盘作为高性能、大容量的存储媒介,正在被广泛使用。固态硬盘的主控中通常包含多个core(在CPU中集成的多个完整的计算引擎,即内核),每个core都会运行一段firmware(编译代码后生成的固件,烧录到固态硬盘中),多个core之间相互配合以实现固态硬盘的功能。固态硬盘在使用过程中,每个core都会在local ram(本地存储空间)中产生运行时信息,当固态硬盘出错时,local ram中的运行时信息被刷写到NAND Flash(flash存储器的一种,固态硬盘中的数据存储模块)中,从local ram或NAND Flash中导出的运行时信息是二进制文件,以下称为bin文件,也即是,出错现场数据,每个core都有一个bin文件。对应的,在编译firmware时,每个core也会有一个map文件,其中存放firmware被编译后每个变量或结构体的地址值等信息。
通常情况下,bin文件中包括多种结构体或者多种变量及其对应的值,而若要通过出错现场数据定位错误发生的原因,就需要将一些特定的结构体或者变量的值从bin文件中解析出来。目前常用的出错现场数据的解析方法是从local ram或NAND Flash中导出bin文件,研发人员需要手动排查需要解析的结构体或者变量,然后在map文件中找到需要解析的结构体或变量的地址值,然后根据这一地址值从bin文件中将结构体或者变量的值解析出来,这种方法的重复性工作较多,效率较低。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固态硬盘的出错现场数据的解析方法以及装置,能够自动将固态硬盘出错现场数据解析出来,节省了人力成本,也提高了解析效率,具体方案如下:
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固态硬盘的出错现场数据的解析方法,应用于解析固态硬盘的出错现场数据的装置中,所述方法包括:
当所述固态硬盘出错后,根据从所述固态硬盘中获取的每一内核的原出错现场数据文件确定目标内核对应的目标出错现场数据文件;
遍历预先构建的在所述固态硬盘出错后每一所述内核在所有数据类型中需要解析的预设数据类型以及预设解析码的对应关系表确定与所述目标内核对应的目标数据类型以及目标解析码;
根据所述目标解析码对所述目标出错现场数据文件解析得到包含所述目标数据类型对应的所述目标数据值的目标文件。
在一个较佳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根据所述目标解析码对所述目标出错现场数据文件解析得到包含所述目标数据类型对应的所述目标数据值的目标文件之前还包括:
根据从所述固态硬盘中获取的每一所述内核的原地址值文件确定所述目标内核对应的目标地址值文件;
其中,所述原地址值文件包含有对应的内核中所有所述数据类型对应的地址值。
在一个较佳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根据所述目标解析码对所述目标出错现场数据文件解析得到包含所述目标数据类型对应的所述目标数据值的目标文件之前还包括:
遍历所述目标地址值文件,获取与所述目标数据类型对应的目标地址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浪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浪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26801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