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无钴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2111267890.9 | 申请日: | 2021-10-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70787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26 |
发明(设计)人: | 乔齐齐;王鹏飞;施泽涛;郭丰;李子郯;杨红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蜂巢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4/36 | 分类号: | H01M4/36;H01M4/505;H01M4/525;H01M4/62;H01M10/0525;C01G53/00;C01B33/20 |
代理公司: | 北京远智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59 | 代理人: | 王岩 |
地址: | 2132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正极 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无钴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无钴正极材料包括无钴基体和包覆于无钴基体表面的包覆层;所述无钴基体包括无钴基体材料,所述无钴基体材料的化学式为LiNixMnyO2,0.45≤x≤0.95,0.05≤y≤0.55,x+y=1;所述包覆层包括LiTaSiO5。本发明通过在无钴正极基体材料表面包覆LiTaSiO5,降低了材料的表面阻抗,提高了其离子扩散,明显提升了其导电性,进而使得无钴正极材料的倍率性能得到了提升。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锂离子电池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无钴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随着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快速发展,对锂离子动力电池的要求越来越高。在锂离子电池的四大主材中,正极材料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当前的正极材料中,三元正极因具有较高的容量、电压、循环稳定性而得到广泛应用。然而,三元正极材料因具有一定量的钴元素而使其价格较高。因此,需要降低钴含量来减少正极材料的成本。无钴层状正极LiNixMn1-xO2因具有成本低的优势而得到关注。但无钴正极材料因为缺少钴而导致其导电性差、锂离子扩散慢。
CN108199027A公开了一种铌掺杂无钴镍基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属于锂离子电池技术领域,所述正极材料的分子式为Li[NixMn1-x]1-yNbyO2,其中0.5≤x≤0.9,0<y<0.1;所述制备方法为:先分别制得镍、锰盐的混合溶液和碱与氨水的混合溶液,再制备前驱体NixMn1-x(OH)2,然后将前驱体与锂的化合物、铌的化合物混合均匀,在高温下进行烧结,得到掺铌镍基正极材料。该文献中的方案提升了正极材料的循环稳定性及倍率性能,但倍率性能提升不明显。
CN112582594A公开一种无钴单晶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无钴单晶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将Ni-Mn基前驱体、锂源和掺杂剂M充分混合,随后经退火、冷却和粉碎过筛,得到掺杂型Ni-Mn基核层材料;将Ni-Al基前驱体、锂源和掺杂剂N充分混合,随后经退火、冷却和砂磨处理至纳米级,得到掺杂型Ni-Al基壳层材料;将掺杂型Ni-Mn基核层材料与掺杂型Ni-Al基壳层材料充分混合,随后经煅烧、冷却和过筛,得到掺杂型核壳结构无钴单晶正极材料。此方法工艺复杂,制备周期较长,对于无钴单晶正极材料的量化生产仍然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因此,如何提升无钴正极材料的导电性,进而提升其电化学性能,其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钴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通过在无钴正极基体材料表面包覆LiTaSiO5,降低了材料的表面阻抗,提高了其离子扩散,明显提升了其导电性,进而使得无钴正极材料的倍率性能得到了提升。
为达到此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无钴正极材料,所述无钴正极材料包括无钴基体和包覆于无钴基体表面的包覆层;所述无钴基体包括无钴基体材料,所述无钴基体材料的化学式为LiNixMnyO2,0.45≤x≤0.95,0.05≤y≤0.55,x+y=1;所述包覆层包括LiTaSiO5。
例如,所述无钴基体材料的化学式中,x可以为0.45、0.5、0.6、0.7、0.8、0.9或0.95等,y可以为0.05、0.1、0.2、0.3、0.4、0.5或0.55等。
本发明通过在无钴正极基体材料表面包覆LiTaSiO5,降低了材料的表面阻抗,提高了其离子扩散,明显提升了其导电性,进而使得无钴正极材料的倍率性能得到了提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蜂巢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蜂巢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26789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