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微服务开发方法及系统在审
| 申请号: | 202111266721.3 | 申请日: | 2021-10-28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115890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01 |
| 发明(设计)人: | 邓玉芳;熊梦;劳作媚;季统凯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中科云计算研究院 |
| 主分类号: | G06F8/41 | 分类号: | G06F8/41;G06F8/71 |
| 代理公司: | 深圳中创智财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553 | 代理人: | 郑一帆;文言 |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东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微服 开发 方法 系统 | ||
本发明涉及微服务开发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微服务开发方法及系统。微服务开发方法包括:制作目标微服务对应的微服务模板;创建所述目标微服务对应的业务模块;获取所述业务模块的业务代码以及所述目标微服务的代码配置信息;基于所述微服务模板、所述业务代码以及所述代码配置信息,生成所述业务模块对应的微服务代码;配置所述目标微服务对应的容器部署工程;执行工程编译指令,以编译包含所述微服务代码的微服务工程以及所述容器部署工程,得到可执行微服务并启动运行。本发明简化了开发人员的代码编写内容,使业务模块的开发更灵活便捷,降低了微服务时开发成本和维护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微服务开发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微服务开发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传统软件开发方法是通过设计数据库模型,搭建项目框架,然后结合实际业务需求,基于项目框架实现各层业务逻辑,包括前端、后台、前后端功能联调等。若存在变更,则需要重新进行所有开发流程。传统开发方法繁琐复杂,效率低下,且由于开发人员命名习惯和层次存在差异,代码质量不同,对项目影响大。
现有的开发平台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传统软件开发的繁琐问题,大部分功能可通过在线配置生成前后端代码,但仍需要手动创建子工程编写容器部署配置并进行编译打包部署启动等一系列重复工作。耗费大量人力成本,效率低下,而且不同的开发人员命名习惯不同,代码可读性差,不利于代码的维护。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微服务开发方法及系统,旨在解决在线开发微服务存在开发成本高、开发效率低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微服务开发方法,包括:
制作目标微服务对应的微服务模板;
创建所述目标微服务对应的业务模块;
获取所述业务模块的业务代码以及所述目标微服务的代码配置信息;
基于所述微服务模板、所述业务代码以及所述代码配置信息,生成所述业务模块对应的微服务代码;
配置所述目标微服务对应的容器部署工程;
执行工程编译指令,以编译包含所述微服务代码的微服务工程以及所述容器部署工程,得到可执行微服务并启动运行。
可选的,在本发明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制作目标微服务对应的微服务模板包括:基础程序和容器部署模板;
所述基础程序包括用Maven构建的Java程序,所述容器部署模板包括Docker-Compose服务配置模板,所述Java程序包括主程序入口类、微服务配置文件和项目构建文件。
可选的,在本发明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实现方式中,创建所述目标微服务对应的业务模块包括:
创建所述目标微服务对应的业务模块;
录入所述业务模块对应的表名、表单样式以及表单属性字段,并生成所述业务模块对应的业务表单;
将所述业务表单与预置数据库进行同步,数据库同步成功后,对所述业务表单进行功能测试;
若功能测试符合预期,则确认所述业务模块开发成功,否则重新编辑所述业务表单并进行功能测试,直至所述业务表单符合预期。
可选的,在本发明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实现方式中,所述代码配置信息包括:业务模块名称、服务端口号、微服务模板名称。
可选的,在本发明第一方面的第四种实现方式中,所述配置所述目标微服务对应的容器部署工程包括:
获取所述目标微服务对应的编译打包配置、Docker-Compose对应的容器化部署配置并添加至所述目标微服务对应的容器部署工程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中科云计算研究院,未经东莞中科云计算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26672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